-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产品开发
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产品开发 摘要:本文针对热湿舒适性、弹性与压力舒适性、防护性等几类常用的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从原料、织物结构设计和后整理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开发与应用动态,并展望了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功能性;舒适性;针织;运动面料
中图分类号:TS186.2 文献标志码:A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Knitted Sportswear Fabric
Abstract: Based on introducing several kinds of functional knitted fabric for sportswear including fabric with thermal-wet comfort, fabric with elasticity and pressure comfort and protective fabric,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such fabric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aw materials, structural design and finishing technologies. The future developing trend of functional knitted sportswear fabric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functional; comfort; knitting; sportswear fabric
随着全民健身和运动休闲热的兴起,人们对不同季节和不同场合穿着的运动服装的需求不断上升,这促进了针织运动面料的发展。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随着新型功能性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不断问世,这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某些特殊领域的用途
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的开发主要涉及原料的组分、织物结构设计、后整理加工等方面,其中纤维与纱线本身的功能及性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类功能性针织运动面料,并以纬编产品为主,来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的开发动态
1 热湿舒适性针织运动面料
1.1 吸湿排汗针织面料
这类面料主要适合于运动量较大、出汗较多以及天气较热的环境下使用,一般是通过贴身运动服将人体表面的汗水向外传导,使皮肤保持干燥的舒适感
1.1.1 吸湿排汗纤维
吸湿排汗功能性纤维截面多为异形,表面有众多微孔或沟槽,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利用毛细管芯吸效应,能够快速地吸湿、导湿、扩散和挥发,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和汗水,并排放到外层蒸发。典型产品包括四管道中空结构的Coolmax?纤维、多沟槽设计的CoolDry纤维、十字断面沟槽设计的CoolTech纤维、参照“苜蓿草”的四叶子形状使表面具有细微沟槽和孔洞的Aerocool纤维等,以及其它的三叶、六叶、I型、H型、三角、中空等各种异形断面化学纤维
1.1.2 面料结构设计
吸湿排汗针织面料以薄型居多,可以是单面织物如平针、珠地网眼、添纱等,也可以是两面派结构的双面织物。两面派织物内层采用疏水性纤维如细旦涤纶、丙纶等,结构为蜂窝与网眼状,以使织物内层与皮肤呈现点接触,增加织物透气性和舒适感;外层采用亲水性纤维如棉纱、羊毛等。该织物内层通过纤维毛细管芯吸效应将皮肤汗水向外层传导,被外层吸收后向环境蒸发,从而实现单向??湿。鉴于结构法单向导湿织物面密度较高,已有学者利用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等先进材料制备纳米纤维基单向导湿织物,如利用 2 个平行静电纺电极制造出单轴对称纤维阵列,其形态与竹叶表面形态相似,具有典型的单向导湿特性
1.1.3 亲疏水性整理
亲疏水单面整理是指采用亲水或疏水整理剂对针织物进行单面整理,使整理面具有异于未整理面的吸湿性能,从而形成织物两面的差动毛细效应,实现单向导湿。亲疏水两面整理则对针织物一面进行亲水整理,另一面进行疏水整理,使织物两面分别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内外两层形成显著的差动毛细效应,从而实现针织物单向导湿功能。如Cotton Incorporated(美国棉花公司)推出的Wicking WindowsTM(芯吸窗)和TransDRYTM导湿快干处理技术。芯吸窗技术使全棉针织物两面产生差异,具有良好的单向导湿性;TransDRYTM技术具有水分管理性能,能单向地将汗水从针织物内层(贴身层)向外层传递,并在外层散发,降低全棉织物的吸湿性能和减少干燥时间
1.2 凉感针织面料
这类针织面料主要利用凉感纤维良好的导热性,降低运动时人体的表面温度,给人以凉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