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探究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摘 要]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主要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无需冬灌直接深翻犁地整平,春季在干地上播种,然后使用滴灌进行滴水出苗,达到节水、节本、提高玉米作物出苗率之目的 [?P键词]种玉米 膜下滴灌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97-01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向高效节水型发展,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农业,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本文将通过对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探讨与实践经验的介绍,为制种行业提供参考 1.播前准备 1.1 整地施肥 玉米杂交种制种基地以空间为隔离时,隔离距离不得小于300m,隔离区内不得种植其它玉米品种。要求土壤pH值在6.5~7.5,而且尽可能选择集中连片,实行膜下均匀灌溉的地块。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平土框、联合整地机和驱动耙精细整地,机械化残膜回收。整地质量达“墒、平、松、碎、净、齐”六字标准,按照农艺要求,整地呈待播状态。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在整地时用药剂加细沙土30kg制成毒土撒施。氮肥的30%和全部的农家肥、磷肥、钾肥、锌肥作基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氮肥的70%作追肥 1.2 起垄覆膜 全膜膜下滴灌,采用“一膜两管”的种植方式,即幅宽140cm的地膜,一膜下铺设2根毛管。用手工或铺膜机完成覆膜作业。全膜双垄沟灌,用起垄覆膜机一次完成起垄覆膜作业。地膜选用厚度0.008mm,宽120cm的聚乙烯农用地膜。苗肥用量约占追氮量的30%左右,播种时,对于带有种肥的田块,可适当减少苗肥用量和推迟追施时间。施肥后要及时浇水,或者趁下雨撒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下午时,如卷曲叶片不能恢复正常一定要浇水,浇水方法适时适量,既要浇匀不留空白,又不要大水漫灌。玉米抽雄期是全生育期水分临界期,要保证充足水分,防止“卡脖子旱”。玉米灌浆期保持合适的含水量,遇旱浇水 1.3 播种收获 播种前进行人工精选,然后晾晒2~3d。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时,并避过大风、沙尘暴、霜冻频发高峰期,于4月上中旬播种。在高标准整地的前提下,确保播种质量达到以下标准:播行端直,接茬准确,下籽均匀,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确实,播深4~5厘米。播种后及时用土封压播种孔。可根据品种特性,适当调节垄面、垄沟播种方式。根据制种玉米组合确定适宜密度。先播种母本时可采用喷药、铺管、覆膜、播种、覆土机械化一次完成。父、母本出苗显行后即可中耕,中耕至少2~3次,耕深由浅到深,每次间隔10天左右。播种时播行要正确,防止漏播、空播,确保苗全、苗齐、苗壮。覆土压膜时防止覆土过多影响透光增温,覆土过少易发生大风揭膜等现象,造成跑墒,出苗不全或出现三类苗。在保证制种田父本花粉量充足的前提下,应尽量增加母本的比例,以提高制种的产量。根据组合确定父母本错期,父本根据错期播种时间,长至3~4片叶时间、定苗,大、中、小苗全留,以利于延长花期,苗全时不准留双苗。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前、生长后期、收获期,结合间苗、定苗、去雄等农事操作过程,将不符合父母本典型性状的杂株去掉,以保证种子纯度。若采用机械去雄,则应该严格注意驾驶人员操作技术,及时解决去雄机进地起始作业最佳高度等问题。如有父母本花期不遇或母本吐丝期遇到阴雨、高温、无风等不利于母本授粉情形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种子基部黑色层形成及乳线开始消失时,及时收获,时间约在9月底。玉米腊熟后及早收获玉米果穗,收回滴灌支管及毛管,及时摊薄果穗进行晾晒,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制种玉米收获后,穗水分在18%时左右开始脱粒,脱粒时采用揉搓式脱粒机,使破碎率降到1.5%以下,以增加收入 2.注意事项 2.1 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 幼苗第1片叶展开时,在晴天早晨或下午打孔放苗;在早春遇雨,土壤形成板结,幼苗出土困难时要及时破土引苗。在苗期要随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催芽补种。当玉米进入拔节期时,结合灌水进行第1次追肥;分别于灌第2、第3水时,根据制种玉米长势、株形、叶形、叶色、花药颜色等特征,去杂、去劣,保证制种玉米纯度[1]。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追施壮秆攻穗肥;到米灌浆期,若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症状时,应及时追施增粒肥。全膜膜下滴灌可适当减少追肥量。全生育期浇水5~6次,浇水时注意不淹、不旱,在抽天花、父本散粉时,不能出现缺水现象。浇水间隔保持合理。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放苗,以防温度过高造成捂苗、烧苗、疯长苗。父本拔除特大苗、异类苗,留特征特性一致的2大1小苗以延长父本花粉散粉期[2],以提高制种授粉率和制种产量。注意母本授粉结束后3天内,须将制种田间所有父本1株不留地从根部砍除,以利通风透光和防虫作业,提高制种产量 2.2 病虫草害防治 制种玉米亲本自交系一般生长势较弱,抗病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