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2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提升作业精要.doc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2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提升作业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8.2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提升作业精要

课时提升作业 二十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某学者指出:“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据此推断作者的观点是 (  ) A.西方侵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甲午战争使中国遭受严重经济侵略 C.西方经济侵略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解析】选D。材料“1895年之后短短几年时间,外国资本像钱塘大潮一样涌进中国”指的是《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帝国主义开始资本输入。“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无法梦想的增长迅即实现,开平煤矿、汉冶萍公司等资源很快得到开发”反映了西方资本涌入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故D正确。 2.(2016·洛阳模拟)下图是1723—1903年中国税收变化的统计。 据此可推知 (  ) A.工商杂税的迅猛增长反映了政体的变化 B.农业税收的平稳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持续 C.税收总额的变化说明了税收结构的调整 D.财政支出的扩大促使清政府重视民间工业 【解析】选D。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723-1903年税收总额增长、工商杂税快速增长、农业税收平稳的态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使工商业税收快速增长,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1723-1903年属于清政府统治时期,政体没有变化,A错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意味着放弃了抑商政策,B错误;图示反映的只是税收比例的变化,体现不出税收结构的改变,C错误。 3.(2016·河北百校联考)1903年8月清廷正式谕令设立商部。在职能上商部是“联络官商之情”的国家机构,担负着制定经济政策、领导发展国家工商实业的重任。随即商部制定了一系列商法商律以规范商品市场、保护商人的合法利益等。这一举措 (  ) A.目的是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表明传统的封建政府职能在向近代化转变 C.说明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已根本改变 D.表明资本主义已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式 【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看,清政府设立商部主要还是为了扩大税源,满足政府财政收入,A错误;“职能上商部是‘联络官商之情’的国家机构”说明传统的封建政府职能在向近代化转变,B正确;重农抑商是封建政府一直坚持的经济政策,C错误;当时中国经济主体仍然是小农经济,D错误。故选B。 4.(2016·石家庄质检)1912年5月,袁世凯命令工商部“从速调查中国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掣比古今中外度量权衡制度,筹订划一办法”。在周学熙、张謇等人的努力下,至1921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北洋政府此举 (  )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 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解析】选B。材料强调了1912年后北洋政府发展经济的举措,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北洋政府颁布经济法规,促进民族工业发展,顺应了近代化的潮流,故B正确;实业救国思想产生于甲午战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政策,故D错误。 【加固训练】 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还要求各省民政长提倡工商业对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这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消除封建制度残余 北洋政府采取保护民族企业政策 北洋政府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府 北洋政府为了增加税收而放宽了限制 5.(2016·潍坊模拟)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 B.关税收入在逐年增加 C.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C。材料中1934年处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数据的变化体现的是政府政策的调整,故选C。 6.(2016·河北百校联考)根据某学者的研究,1923年以前,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商标只有一千多个,而外商在中国注册商标却达三万多个,中外商标注册数量的比例为1∶30。1938年中外商标注册数量之比增大到1∶4。这一变化表明 (  ) A.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B.近代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 C.国民经济得到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根据材料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到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客观上促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