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六单元6.16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时提升作业精要
课时提升作业 十六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6·石家庄质检)清代蒲松龄在《养蚕经》中提道:“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可见家猪对提供肥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家猪的饲养
( )
A.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B.是农耕文明的组成部分
C.推动了自然经济的产生
D.是农商皆本思想的体现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棚中猪多,囷中米多,养猪乃种田之要务”说明了家猪对提供肥料的意义,与解决温饱问题无直接关系,故A错误;家猪饲养有利于提供肥料,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自然经济的产生主要得益于铁犁牛耕的使用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C错误;农商皆本的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
【加固训练】
《后汉书》载“建武初……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2.(2016·南昌联考)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冶铁技术的落后 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小农经济的阻碍 D.耕牛的极度缺少
【解析】选C。冶铁技术的落后与否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无必然的联系,故A错误;铁犁牛耕技术更加有利于精耕细作的需要,故B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生产,由于财力有限,使得占用一定财力的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受阻,而锸、锄适应了小农生产需要,故C正确;耕牛的极度缺少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牛耕的推广,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3.(2016·河南名校联考)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选A。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发展无直接关系,故B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发展,故C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发展无直接关系,故D错误。
【加固训练】
(2015·皖南八校联考清代学者包世臣在《郡县农政》一书中说“凡治稻皆宜精虽地宽之处广种薄收者多耗本……可举代田之法每田一区分三分每岁更代收成过漫种不治者。”“代田之法”最早出现于 西周时期 春秋战国
西汉时期明清时期
4.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 ( )
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
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解析】选D。秦国粮食亩产高于其他诸侯国,这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故D正确。
【拓展延伸】古代“农本”思想与生态环境
中国古代“农本”思想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但在生产的过程中也存在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因此道家、儒家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体现了古代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
5.《新唐书·列传·卷九十》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 )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解析】选D。从“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反映江淮农业经济开始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加固训练】
(2015·深圳模拟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君主专制的强化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闭关锁国的政策
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6.(2016·潍坊模拟)“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不足,生齿日繁,游手日众。”材料反映了当时 ( )
A.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2017届高三化学新课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6+原子结构+化学键分析.ppt
- 2017届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上)开学数学试卷(解析版)精要.doc
- 【人教版】15-16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专题14变脸(节选)课件分析.ppt
- 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二)数学(文)试题(解析版)精要.doc
- 2017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答辩精要.pptx
- 2017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复数课件精要.pptx
-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2课时)课件分析.ppt
- 【中考面对面】2016届中考地理第二部分专题分类攻略专题一世界重要地区、国家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分析.ppt
- 【人教版】2015-201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25《词五首》(第4课时)课件分析.ppt
- 2017届江苏省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附加题及答案)精要.doc
- 【人教版】2016版七上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ppt课件分析.ppt
- 【人教版】中考物理《浮力》复习导学案(含答案)分析.doc
- 2017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四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电磁波相对论考点二机械波教学案含解析精要.doc
- 【人教版】2016年地理选修六:3.2《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ppt课件分析.ppt
- 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必考部分复数算法推理与证明第1节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应用能力提升文精要.doc
- 2017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选修部分第12章机械振动机械波第1讲机械振动限时规范特训精要.doc
- 2017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选修部分第12章机械振动机械波限时规范专题练7振动与波动问题综合应用精要.doc
- 【人教版】市优质资源评选初中语文七年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分析.ppt
- 2017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阶段检测试题(四)精要.do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核舟记》ppt课件(原创)分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