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题: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 )
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都按自己的准则办事 ②做事情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③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 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法律特征的是( )
A、路人纷纷谴责李某乱闯红灯 B、公司制定员工考勤制度
C、法院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 D、学校处分违反校纪学生
3、下列关于法律和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准则 ②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③前者是由国家制度或认可的,后者是自然形成的
④前者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后者靠教育、行政力量来维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社会生活中,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是( )
A、法律 B、道德 C、规章 D、纪律
5、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主要表现在( )
①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
②职位高、功劳大的人,可以超越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约束
③权力就是法律,权力大于法律 ④任何人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新华网2008年9月1日报道: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的“杨佳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杨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法律按照执政党的意愿实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下列属于法律的是( )
①《中学生守则》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⑤《老师职业道德规范》
A、①②③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⑤
8、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浏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演出时,不要高声喧哗。以上这些表明( )
A、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纪律和法律 B、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公共秩序
C、社会公共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D、社会公共秩序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
9、亚里士多德说:“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这告诉我们( )
A、只要国家制定法律,社会就能井然有序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C、良好的社会秩序只需法律的维护和保障 D、法律是通过制裁公民的违法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的
10、在日常生活中,有人通过发送短信,诈骗了近伍佰万元人民币。对这种行为的认识及处罚方式正确的是( )
A、一般违法行为 批评教育 B、不道德行为 舆论谴责
C、犯罪行为 刑事处罚 D、恶作剧行为 不予追究
11、吸毒人员黄某,以贩养吸,先后贩卖海洛因5000余克,给社会、家庭和他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依法判处黄某死刑。从黄某的犯罪行为可以看出,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违反刑法 C、应受刑法处罚 D、违反了法律
12、2008年3月14日,在达赖集团精心策划和煽动下,一些“僧人”在西藏拉萨小昭寺用石头攻击执勤民警,大肆进行打砸抢烧活动,事态迅速蔓延。不法分子在拉萨市区主要路段砸毁商铺,焚烧车辆,追打锅炉群众,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从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可以看出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违反了刑法 C、应受刑罚处罚 D、违反了法律
13、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看他( )
A、是否构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是否违法
C、是否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D、有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4、“罪孽本身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犯了错误就有牢狱之灾
B、有错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渊,所以,青少年要知法守法、防微杜渐
C、小错可不断,大错不可犯 D、犯过小错误的人,最终都免不了牢狱之灾
15、某市公安局破获一系列的偷窃大案,案犯是某初中在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政论型电视专题政论片.ppt VIP
- 新版GCP临床试验伦理规范培训考试题一套 .pdf VIP
- 新编高等数学(理工类)第一章 极限与连续.ppt VIP
- 13J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OCR).pdf VIP
- 2024版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1担当复兴大任成就时代新人.pptx VIP
- 章绍同《鼓浪屿狂想曲》.pdf VIP
- UG机械设计实例教程 第2章 曲柄滑块机构建模与运动仿真.ppt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监理细则(88页)_最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