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分析.ppt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考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三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分析

-*- 考点内引外联 写作步步推进 写作步步推进 考点内引外联 单元知能整合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分析概括散文中的形象 散文中的形象与小说中的形象有所不同。小说中的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含有虚构的成分,更具有典型性;散文中的形象是为表达散文的主旨、抒发作者的情感服务的,散文中的人物大多是真实的,更具有客观性。因而,分析概括散文中的形象,是阅读写人叙事类散文的重要一环,也是把握散文主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散文的形象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人物形象,一是事物形象。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等;散文写物,也往往重在寄托某种情思,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所以,掌握散文中形象的大致分类对分析概括十分重要。下面我们以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形象为例,作简要分析: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一、人物形象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二、事物形象 分析概括散文中的人物的方法同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所不同的两点: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形象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加以概括。②散文中作者经常会有议论、抒情,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对散文形象特征的概括一是要找准信息区间,二是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三是注意全面、准确。具体解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①明确形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 ②把握形象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分析形象的表达技法,如:象征、联想和想象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 由于一篇散文中,形象往往不止一个,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既有爱国学生的形象,又有段政府和无耻文人的形象,还有庸人、闲人的形象等,所以,对散文形象的分析概括,也往往不只是对主要形象而言。因此,在答题时,要注意主要形象和次要形象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1.主要形象的作用 分析散文中主要形象的作用往往同把握散文的主题或作者的观点态度结合起来考查,考查的角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对主要人物形象作用的考查,另一种就是对主要物象作用的考查。 ①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总结形象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说出它对于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 ②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物象的特征,了解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确物象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2.次要形象的作用 对次要形象作用的考查,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做多角度思考。 ①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思考: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串,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②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思考:勾连上下文的线索,内容的丰富充实,主旨的深化升华,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③对主要形象的彰显意义:对比、衬托、类比、虚实相生,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吾先生” 杨 绛 一九四九年我到清华后不久,发现燕京东门外有个果园,有苹果树和桃树等,果园里有个出售鲜果的摊儿,我和女儿常去买,因此和园里的工人很熟。 园主姓虞,果园因此被称为虞园。虞先生是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见他爬上梯子修剪果树,和工人一起劳动,工人都称他“吾先生”——就是“我们先生”。我不知道他们当面怎么称呼,对我们用第三人称,总是“吾先生”。这称呼的口气里带着拥护爱戴的意思。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虞先生和蔼可亲。小孩子进园买果子,拿出一分两分钱,虞先生总把稍带伤残的果子大捧大捧塞给孩子。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看见虞先生坐在树荫里看一本线装书。我好奇,想知道他看的什么书,就近前去和他攀话。我忘了他那本书的书名,只记得是一本诸子百家的书。从此我到了虞园常和他闲聊。 我和女儿去买果子,有时是工人掌秤,有时虞先生亲自掌秤。黄桃熟了,虞先生给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好的从树上摘。他还带我们下窖看里面储藏的大筐大筐苹果。我们在虞园买的果子,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三反”运动刚开始,我发现虞园气氛反常。一小部分工人——大约一两个——不称“吾先生”了,好像他们的气势比虞先生高出一头。过些时再去,称“吾先生”的只两三人了。再过些时,他们的“吾先生”不挂在嘴上,好像只闷在肚里。 考点直击 真题演练 有一天我到果园去,开门的工人对我说: “这园子归公了。” “虞先生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