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届高考选择题专项训练·古诗词、成语、名人名言类选择题
1.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大智若愚”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 B、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
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C、内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同等重要 D、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4.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5.下列诗句中,与“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6.下列观点,与“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有: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运动是在此处同时又不在此处,也是在此处又不同时在别处 ③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④我思想,所以我存在
A.②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7.“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可以认识的
C.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B.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9.“万物必有成衰,万事必有张弛”.下列与这句话所反映的原理一致的有 ①天将与之,必先苦之???????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③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④有时一扇门虽然关上了,其余的门却是敞开的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0.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1.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12、有一则寓言:剌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具有两面性 ②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③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④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
A、想象是突发的 B、想象是随意的 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14、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苟利国家生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