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造型语言及其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造型语言及其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代雕塑造型语言及其文化内涵
雕塑造型语言的表现形式1.1
雕塑造型语言的艺术特色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的雕塑,以陶器为主。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足,器皿主要是供人们生活所需。即便如此,陶器上的雕刻和装饰在今天看来虽显得质朴但却不乏生动性和形象感,因此,原始社会的陶塑是雕塑艺术真正的起源。陶塑高足盆和兽形陶壶、陶鬹等,均将实用性和雕塑的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时期的陶塑形象概括简练,趣味十足,能够抓住形象本身的特征并将某一特征人为的夸大而不影响整体的生动感。奴隶社会时期的青铜器世界闻名,以三足和四足的鼎居多,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整体上给人一种庄严稳重,屹立不拔的气势。商周时期,象尊、驹尊和牺尊等的出现,是在新石器时期陶器基础上的一种飞跃。夔龙夔凤纹、莲瓣纹、蟠云纹等这些纹饰更加细致规整,趋向写实。象形青铜器延续了新石器时代陶瓷器皿集实用性与雕塑性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但这一时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有反映奴隶主和奴隶真实形态的陶俑,也有形象夸张的动物题材。进入封建社会之后,君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佛教占据了我国封建社会宗教信仰中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语言除了器形合一之外也有了独立的表现形式,以寺庙雕塑、陵墓雕塑和石窟造像为主。唐朝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雕塑艺术自然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唐朝前期的雕塑造型表现形式还保留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奔放不羁,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特点。盛唐时期的雕塑则圆润、敦厚,形神兼备,对于服饰衣纹的处理则连贯、流畅,既能表现出衣服的质感又很有一气呵成的艺术美感。这一时期的石雕、木雕和陶俑均达到了这种声情并茂,追求生动性的同时又不乏形象性的双重高度。1.2
雕塑造型语言的审美特征雕塑造型的审美特征同样与不同时代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能力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变幻莫测心生恐惧,对人类的生老病死产生心生疑惑,于是图腾崇拜和巫术等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装饰符号和图腾样式在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眼中是充满神秘并值得敬畏的,也是美的一种象征。因此,奴隶社会时期的雕塑造型语言趋向情感的表达,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无限的联想空间。奴隶制社会时期开始出现阶级概念,处于奴隶地位的公奴们按照奴隶主的意图创作各种产品,从玉石雕刻的动作和衣着的区别到铜鼎雕刻纹饰的尊卑显赫,无不展现了这种阶级关系,可见,奴隶制时期雕塑造型的浑朴、庄重和精致,以及雕塑所展现出来的威严神秘的气氛便是奴隶主认为的美。封建社会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时期,后代会延续前朝的一些风格,之后再慢慢形成自己朝代的特色。秦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造型追求神似而不拘于形似,雕塑语言的表达比较纯粹,雕塑手法则简化次要部分,强调重点,注重整体感,注重形体中线的表达。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雕塑在造型上是光华绚丽的,走出了古朴的风格,以一种成熟稳健的美感打动着每一位观者。宋代之后的雕塑造型则趋于世俗化。这些雕塑造型所展现出来的形态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朝代的兴盛与否,另一方面则体现出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审美特征。2
雕塑造型语言的文化内涵2.1
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内涵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彩陶雕塑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精华。彩陶雕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也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功能,是实用器皿,也是精神生活的寄托,具有象征意义。另外,中国传统雕塑性陶艺,离不开巫术图腾活动,在原始社会生活中巫术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原始巫术相信万物之间有种神秘的联系,是泛神论的。在巫术活动中,符号是神秘世界的象征,包括图腾、占卜、祭祀、装饰符号等,在这种神秘氛围的引导下原始人类产生了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巫术活动和与此相对应的雕塑性陶艺。2.2
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文化内涵奴隶制社会时期的雕塑造型材质和题材较为丰富,有石雕、玉雕和陶塑各种人像、鸟兽以及虎纹磬等人物的发型服饰各不相同,有的跽坐戴冠,有的赤足盘发,衣纹清晰,腰带紧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塑奴隶囚徒俑,双手被反缚,脖上带枷锁,身躯也像是用绳子捆绑着,虽然造型手法上略显粗糙,但从神态上可以看出它坚强不屈,昂首激愤的情感活动。这一陶塑反映了当时奴隶生殉的残暴制度以及奴隶内心不屈的反抗精神。我们所熟知的青铜器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这种既是实用器皿又是雕塑造型的艺术品,上面的浮雕和纹络一方面表现了工奴奴隶手工工艺的精巧细致,另一方面反映了奴隶主阶层追求奢华、大气的社会风尚。2.3
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内涵封建社会时期的雕塑造型追随着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不断演变,秦代的兵马俑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有着密切的关联,陶俑代替了残酷的人殉,之后各朝各代的皇陵都出土了大量的雕塑陪葬品。此外,统治者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4798.2-202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pdf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件——项目四 礼仪插花.pptx VIP
- 《通信数据分析与实战》课件——第六章 Kafka 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pptx VIP
- GA∕T 1424-2017 法庭科学合成纤维物证检验 红外光谱法.pdf
- 大数据平台与编程第9章 分布式消息队列Kafka.pptx VIP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标准.docx VIP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379)基础知识强化训练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 2025高考英语全国II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指导课件.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的素质.ppt
- 2025年机动车检测站授权签字人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