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七年级新思维《课外文言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七年级新思维《课外文言文》 --------(11课-36课) 1、折箭 原文:   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言终而死. 译文: 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拿一支箭来,把箭一一折断,扔在地下。”隔了一会儿,阿豺又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慕利延毫不费力地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再取十九支箭来把它们一起折断。”慕利延竭尽全力,怎么也折不断。 阿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单独一支容易折断,聚集成众就难以摧毁了。只要你们同心协力,我们的江山就可以巩固。”说完阿豺就死了。 2、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傅永 原文: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译文: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4、义?犬?救 主蒲?松?龄 ?原文: 周村有贾①某,贸易③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养豢③舟上。舟上固积④寇也,窥客装,舟荡入莽⑤,操刀入杀。贾哀赐以全尸,盗乃以毡裹臵江中。犬见之哀嗥⑥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里,达浅搁乃止。?????犬泅⑦出,至有人处,狺狺⑧哀吠。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因未死,始言其情。复哀⑨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窥探)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悲伤)焉。抵关三四日,估楫(商船)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里(同乡)估客(行商),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大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追逐)之。犬奔上一舟,啮人胫(小腿)骨,挞之不解。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裹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注释】?①贾(ɡǔ):商人。②贸易:买卖,交换。③豢(huàn):喂养。④积;习惯。⑤莽:草丛。⑥嗥:大声叫。⑦泅:游水。⑧狺狺(yín):狗叫的声音。⑨哀:哀求。 译文: 周村有个姓贾的人,在芜湖做生意赚了大钱,雇了一艘小船将要回家。在渡口时看到堤上有个屠夫绑着一只狗(准备杀它),贾某于是出双倍价钱把那只狗买了下来,把那只狗养在船上。(岂知)那船夫本来是个惯匪,暗中看到贾某身上的财物(起了贪念),就把船划到蒹葭、芦苇丛生的荒僻处,拿起刀要杀他。贾某哀求他赐自己一个全尸,强盗于是用毛毡把他裹起来,抛入江中。贾某原先救的那只狗看见了,哀叫着也跳入了江中;用口咬着裹着贾某的毛毡,和它一起浮沉。这样也不知漂流了多远,到达浅水处搁浅了才停下。狗从水里爬出来,来到有人的地方,不停的哀叫。有些人看了,十分奇怪,于是跟着狗一起走,看见了毛毡搁在水中,于是把它拉上岸来,割断绳子。贾某居然没死,(他)把当时的情形告诉了救他上来的那些人。哀求船夫将他载回芜湖,以等候那强盗的船回来。贾某上了船后,发现救他的那只狗不见了,心里十分悲痛。到了芜湖三四天,商船十分多,就是不见原来那强盗的船。刚好有个同乡商人将和他一起回家,突然那只狗出现了,朝着贾某大叫,贾某叫唤它,它却跑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hchv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