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陈文帝祭“胡公”——陈朝帝室姓氏探讨.doc

关于陈文帝祭“胡公”——陈朝帝室姓氏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陈文帝祭“胡公”——陈朝帝室姓氏探讨

关于陈文帝祭“胡公”——陈朝帝室姓氏探讨 纵观 中国 历史 ,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南朝陈一家。如此显得特别,其中必有缘故。而该朝祭礼活动中也颇有独特之处。《陈书》卷三《世祖纪》云:   “(天嘉)三年春正月庚戌,设帷宫于南郊,币告胡公以配天。辛亥,舆驾亲祠南郊”。   自西汉成帝时起,“祭天於南郊,就阳之义也”,并以先祖及百神配之[1]。此制为历代所承袭,陈朝亦然。“永定元年,武帝受禅,修南郊,圆坛高二丈二尺五寸,上广十丈,柴燎告天。明年正月上辛,有事南郊,以皇考德皇帝配,除十二辰座,加五帝位,其余遵梁之旧。……及文帝天嘉中,南郊改以高祖配”。陈后主嗣位,“祀所感帝灵威仰於坛,以高祖神武皇帝配。礼用四圭有邸,币各如方色。其上帝及配帝,各用騂特牲一,仪燎同圆丘”[2]。其中所祀之“苍帝名灵威仰”[3],“郑玄注《礼记大传》称《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配灵威仰也”[4]。然则胡公为谁?缘何陈文帝要亲自在南郊祭祀他,并亦将其配天,且在其本纪上郑重其事地记载?《陈书》及《南史》上都无进一步说明,也没有任何其它有关“胡公”的明确记载。仅胡三省在《通鉴》此条下注曰:“胡公始封于陈,故郊祠以配天”[5]。这是引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所载的典故:“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然西周初胡公封陈之地在今河南淮阳,“南朝之地,惟晋末宋初最大,至陈则极小矣”[6],梁陈禅代之间早已非江左属地,故陈文帝祭胡公配天,陈氏以陈为朝代之名,当皆有更深原委。   但除此之外的南北朝间的史文,对此都不甚了了。这条记载之所以突兀在书,也可能是因《陈书》迭经顾野王、傅縡、陆瓊、姚察、姚思廉多人之手,其中屡经删增,“依违荏苒”[7],所载未免不一,所以这条记载对后人来说犹如云里庐山,不知究竟。然而据后世胡姓的家族 文献 中提供的一些蛛丝马迹,则恐与陈朝帝室族源姓氏有关,即唐代胡氏碑铭中所谓“周封虞帝,方开建社之源;陈有胡公,始派承家之族”[8]。这里,“陈”与“周”相对,当是两个皇朝的简称;“胡公”与“虞帝”对应,则是指两个皇族之始祖渊源。其文暗指胡公为陈朝皇族始祖,胡姓也就与陈姓皇族血缘相连了。墓主胡肃死于玄宗天宝初,离陈朝之世并不太远,在讲究门第阅历的当时,标榜本家氏族渊源,力图附龙攀凤,亦是司空见惯的。在另一块碑文《大唐安定郡参军陆丰妻胡夫人墓志铭并序》中也有类似说法:   “夫人姓胡氏,安定临泾人也。其先有嬀之后,遂育于姜,在陈备三恪之尊,居齐分六卿之职,因始封而赐姓,自胡公而受氏”[9]。 这些都力图表明在姓氏上,陈胡原是一体,所以唐代姓胡士族皆以高攀近世陈朝帝室为炫耀。不仅如此,在当时陈姓的文献中也有同样的证明,如《大唐故处士吕府君陈夫人墓志铭》中有着陈姓源自胡姓说的更直接证据,其云:“夫人陈氏,其先胡公满之胄裔。雄才英略,代有人焉”[10]。而《大唐故陈夫人墓志铭》更是明确地将胡公与陈朝皇室连了起来,其碑文云:   “夫人讳照,字惠明,颍川长社人,陈后主叔宝之玄孙也。陈氏之先,出自嬀汭胡公之后,奄有颍川,随运济江,吴兴著姓。曾祖庄,陈会稽王扬州牧;祖元顺,皇朝散大夫考城县令;父希冲,朝议郎,怀州司户参军,早亡。盘石维城,开物济世,并以纷纶载籍,岂一二详焉。……其词曰:嬀汭颍川兮洪流肇源,积庆储祉兮钟兹后昆”[11]。 陈照为陈叔宝之嫡系后裔,追述其名望卓著的先世脉络应该是有根有据,不会出自外界的讹传。在陈文帝之孙陈察墓志里追述其远祖时亦云:“原夫高阳御宇,才子播其家声;虞舜握符,胡公承其代祀”[12]。因此《大唐故陈夫人墓志铭》以及前面提到的一些碑铭中的辅助证据都明确地向我们表露,陈朝皇室家族原来姓胡不姓陈!他们是原封在河南的胡公后裔,古人或以有封地取姓氏者,封在陈地的胡公也就有了陈姓的支脉。   看来是为上述墓志作 总结 ,在年代上晚于上述墓志的《元和姓纂》卷三云:“陈:嬀姓,舜后,胡公满受封于陈,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又云:“长城(案:这里为地望):谌曾孙准,晋太尉广陵公。陈武帝称准后”。   由此也可揭明了先前二个疑问的答案,即陈文帝之所以祭胡公配天是因为把他当作陈氏皇室的始祖,始祖配天,是合乎礼制的。而陈氏把自己看作是胡姓后代的结果,当然可以将胡公始封地之“陈”作为朝代之名,由此符合朝代命名通常惯例而不自相矛盾。   至此,似乎可以说《陈书》中所蕴藏的历史疑团已能解开,陈朝皇室姓氏的真相可以大白于天下。然而仔细推敲,还是有些 问题 的。因为给我们以明确答案的,都是唐代的墓志碑铭,而《元和姓纂》成书之时比这些墓志都晚,胡三身更是宋元间人,他的注文必然更是受到唐代流行的说法 影响 。问题是为什么陈朝文献中关于胡公的记载只有《陈书》里孤零零一条?既然此条意义未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