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寿词初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辰翁寿词初论

刘辰翁寿词初论   摘要: 宋遗民词人刘辰翁作有大量寿词,反映了寿词在遗民词人交游唱和中占有重要地位。刘辰翁的寿词有其自身特点,其与友朋的寿词唱和在吟咏共同志趣的同时,抒发了亡国之悲,孤寂、伤感成为此刻抒情的主格调;其自寿词愈加冷静、直观,反映了个人情绪及思想的微妙变化。   关键词: 刘辰翁;须溪词;寿词      词有应歌向应社 发展 的趋势,特别是南宋,文人结社以词酬唱之风盛行,与之对应的是写词祝寿之风愈炽,许昂霄说:“南渡以后,最多介寿之词”[1]些 理学 家和辛派词人纷纷介入,张孝祥存寿词20余首,辛弃疾40余首,刘克庄70余首。理学家魏了翁,存词189 首,寿词101首,堪称寿词专业作家。尚清空骚雅的词人姜夔、吴文英等也皆有所作。透过寿词这一特殊文学视角,可拓展对当时丰富世态和文人心理的了解,因此不可忽视对寿词的 研究 。   刘辰翁(1232-1297),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词人和学者,字孟会,号须溪,庐陵(江西吉安)人。刘辰翁诗、词、文、论皆知名于当时,就词而言,传世有《须溪词》三卷,存词353首,在两宋词人中,居辛、苏之后列第三位。况周颐的《蕙风词话》卷二云:“须溪词,风格遒上似稼轩,情辞跌宕似遗山。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坡公。”[2]将须溪词与苏辛词进行联系,是较早将其归入苏辛词派的评述。厉鹗《论词绝句三十首》中用“送春苦调刘须溪”来概括须溪词的特点。缪钺先生在《灵谿词说》中将刘辰翁与其他宋末词人作了比较,认为其词的特点是“用中锋重笔,通首情意贯彻”[3]。近几年来,《须溪词》的研究大多在节令、送春的范围内沿袭旧说,其实,刘辰翁的寿词也应加以关注,其寿词风格独特,记录了许多值得研究的 时代 风貌与个人思想的信息。   刘辰翁所存寿词数量较多,《须溪词》中,直接标明为寿词的有62首;另有与祝寿相关的唱和词30首,如《水调歌头·谢和溪园来寿》、《江城子·和默轩初渡韵》等等;另外,至少还有2首,题序中没有说明是祝寿的词,但 内容 与祝寿有关,一首《临江仙·贺默轩》中写道“长生第一是风僧,额前书八十,能说又能行”,另一首《水调歌头·陈平章即席赋》中写道“举杯奉公寿,天意厚苍生”,可推知为寿词。由此,可视作寿词的有94首,已超过刘辰翁存词量的四分之一。      一      寿词有如节令词,本在特定时间、特殊场合所作,也有自己特别的用途。由此寿词形成了自己相对固定的套路,多描述性的语言,多功名、富贵、长生等颂辞,用以增添贺寿的喜庆气氛。刘辰翁也有这样的词作,如《临江仙·代贺丞相两国夫人生日并序》:    (甲子之秋,九月吉日,大丞相国公寿母两国太夫人初度,谨上小词,用献为王母三千年之曲。)    丞相衮衣朝戏彩,年年庆事如新。尊前一笑共儿孙。人间传寿酒,天上送麒麟。缥缈祥烟连北阙,天颜有喜生春。蓬莱清浅海光平。今年初甲子,重试碧桃根。   这属于不得不作的寿词,其中句句都是老者爱听的吉祥话,这样的词作显然不能从文学角度去评定它的价值,它的价值体现在 社会 功用上,因此,我们应该从社会功用的角度审视它的存在。甲子年即景定五年(1264),丞相即贾似道,两国夫人即贾似道母秦齐两国夫人。刘辰翁景定三年(1262)参加进士试,曾于廷对时以“济邸无后可恸,忠良戕害可伤,风节不竟可怜”[4]忤贾似道。两年后,刘辰翁又作词为贾似道母贺寿,让人不可思议。其实景定五年,刘辰翁正应江万里之邀入福建转运司幕,人在官场,题书“代贺”即此词乃代江万里贺寿,本是官场应酬,非有意奉谀贾似道,但可现写词贺寿已成当时官场的礼仪。   官场如此,民间以词祝寿之风亦盛。刘辰翁有一首《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里中上大人谁大。人上大、仁难作。八十六翁闲处坐。小生懒惰。近来高卧。忘却今朝贺。甲申还是连珠么。剩有老人星一个。白发朱颜堪婆娑。灵光殿火。昆明劫过。角绮园黄我。   戊午即宝祐六年(1258),刘辰翁二十七岁,是年秋刘辰翁参加乡试居魁,此词是参加乡试之前所作,“老登”,由“里中上大人”可知乃同乡高寿者,刘辰翁作寿词以贺,并对自己的怠慢特意致歉,说明尊老已成社会共识,而写词贺寿在民间也是非常普遍。   寿词在语言、用调上受到一定限制,又属不得不作,因此难有新意。张炎《词源·杂说》:“难莫难于寿词,倘尽言富贵则尘俗;尽言功名,则谀佞;尽言神仙,则迂阔虚诞。”[5]况周颐论寿词也说:“寿词难得佳句,尤易入俗。”[6]寿词难以免俗,张炎转而在“雅”上做功夫,其词如《南楼令·寿同溪》:   天净雨初晴,秋清人更清。满吟窗,柳丝周情。一片香来松挂下,长听得,读书声。闲处卷黄庭,年年两鬓青。佩芳兰,不系尘缨。傍取溪边端正月,对玉兔,话长生。   语言清丽,意境闲雅,深得其所谓雅正、清空之妙。但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