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音乐的角度看“依声填词”的作用及价值论文.doc
从音乐的角度看“依声填词”的作用及价值论文
..毕业 在我国历史上,至少到了汉魏,诗和歌词还没有分家,诗还承担着歌词的作用,可以披之管弦,进行演唱。大概由于魏晋南北朝战乱频乃,王室播迁,典籍散逸..毕业,乐器焚毁,乐人逃亡,百官哀亡无暇,何惶赏心乐事?就是一旦安居,也是有诗无曲,有曲无器,有器无人,久而久之,诗与歌分离,诗成为不能演唱的徒诗。但与此同时民间歌谣却野火烧不尽,蓬蓬勃勃在发展。由隋唐至五代蔚然成为与诗不分轩轾的另一种艺术形式:词。而到了北宋,则达到了顶峰,依声填词成为文人寄托心灵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后来又由于长时间的战乱和元曲、杂剧等艺术形式的出现,词也逐渐演变成了徒词,成为案头文学而非音乐文学。但词原是音乐文学,所以我想从音乐的角度,来粗浅地谈一谈“依声填词”的作用和价值。
一、“依声填词”是当时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北宋所承接的唐末和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大混乱的时期。国家四分五裂,朝代瞬间更迭,篡弑频发,军阀割据,百业凋敝,人民水深火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如此,作为其反映的意识形态更是混乱。皇权神授、皇权至上的观念几乎破灭,孔孟之道的统治地位接近崩溃,与此同时,由于统治者安内重于攘外,有意用文事和享乐来弱化人们的精神,士大夫及知识分子像唐代那样向外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豪气也逐渐消亡。面对这样的局面,从北宋建国之初,统治集团便着力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政治上削弱将帅的军权、削弱地方官员的财权,进一步集权,加强皇权;二是在思想上加强统治,发展理学,借鉴佛学的一些观念重新论证和确立孔孟之道的统治地位,以期禁锢人们的精神,支撑和维护封建集权统治。前者使人们生活在皇权奴役之下,后者使人们郁闷于理学牢笼之内。统治者及其御用的文士,以理学的观点来评价和指点文章和诗歌,迫使人们压制人性,排斥情感,“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使得诗歌承载和表现情感的功能日益缺失。但人性及人的情感是现实存在的,不会因你压制和排斥而消亡,它一定会寻找一种形式表达和宣泄出来。这一表达形式在文学领域就是词,可以说是理学对人性的压制和对诗表现情感功能的削弱,将人们推向了词。
另一方面,在统一稳定的环境中,北宋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和发展,制造业和商业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更是发展迅速。出现了相对集中的生产、交易的区域,从而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繁荣。为市民、商人和官僚、文士提供消遣娱乐的青楼歌馆、勾栏瓦肆到处出现。消费市场的旺盛需求,刺激了包括歌曲在内的各种表演、演唱形式的创新、发展和大规模的创作生产。据史料记载,北宋年间,仅东京汴梁从事娱乐业者就达4万多人,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就承担着演奏和演唱的工作,而演奏和演唱就要有曲和词,就要有不断翻新的曲和词,这就又进一步促进了曲和词的创作。
这一时期词和乐曲的创作,大量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生活,表现和咏叹的是人的世俗生活和感情,是男女之情,是离愁别恨,是感时伤怀和生命的自觉。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传统音乐开始由贵族化、等级化向世俗化、市民化转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依声填词”是适应当时音乐生产力水平的一种方式
比较我国古代的诗词史和音乐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巨大的反差,这就是我国古代的诗词名篇佳作浩如烟海,不胜枚举,而我国古代的乐曲,其见诸史籍被记录下来的曲目就可数可查,有曲谱流传下来的更是寥若晨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我国古代社会歌词或词的生产能力强而乐曲的生产能力弱或者说低下,应是根本原因。
创作生产歌词的生产工具简单,只需纸和笔;创作生产乐曲的生产工具复杂,不但需要用于记录的纸和笔,还需要有用来定调、推敲、演示的乐器;纸和笔是复合型生产工具,可以用来进行社会管理、家庭管理,其他方面的文学创作,也可以用来进行包括歌词创作在内的文学创作和生产,而乐器则是单一的乐曲的创作和演奏工具。在生产力整体水平地下低下的农业社会,作为文学艺术生产工具的纸和笔较为廉价普及,而相对昂贵的乐器则极为稀缺。另外,作为生产者,歌词的创作生产可以是复合型的,其可以是官员、行伍、商人、方外甚至是家庭妇女,具有识文断字能力又爱好诗词歌赋,每有心曲需要表达,即可述诸笔墨,进行歌词的生产创作。而乐曲的创作生产者,大多都是单一的专业人才,他们一般来讲都要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甚至是音乐演奏水平。在古代社会,乐器珍贵和稀缺,音乐演出极为稀少,音乐欣赏极为难得的情况下,乐曲创作人才的造就是极为不易和相当难得的。生产工具的珍贵和稀缺,创作人才的不易造就,其能够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必然稀少。歌词的生产能力与乐曲的生产能力不成比例,前者强而后者弱,前者产品多而后者产品少,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呢?古人找到了解决之道,这就是“依声填词”,将优秀的乐曲固定化,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