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国为主体的超级大国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上]论文.docVIP

以大国为主体的超级大国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上]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大国为主体的超级大国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上]论文.doc

  以大国为主体的超级大国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上]论文 .. 在“全球化”一片鼓噪声中,中国人如何认识21世纪的全球竞争环境?如何认识和发展自己的力量?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 按照发达国家主流思想复制出来的中国“主流思想”,一副蹶着屁股挨打的摸样,不成气候,不成体统,没有眼光,没有魄力。中国的确需要乔治·凯南,基辛格..,亨廷顿,布热津斯基这样的大战略家。中国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人,而是在苟安世俗经济学,崇洋媚外的学术气氛中,占不到主流的位置。我看赵英的《大国世纪》一书,所提出的超级产业概念,就非常之了不得,它给我们中国提供了一个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理论基石。 一、超级产业的高科技基础 对于“全球化”,我们与“主流派”有两个基本点不同。 第一,他们把新经济和全球化单纯作为“不可避免的客观过程”来研究,必然结果是盲目模仿,被动参与。我认为,新经济和全球化有两重性,应该同时从主体行为角度,把新经济和全球化看成是国际竞争的产物。 第二,他们把新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归结到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目的是在逻辑上消解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我则把国家,特别是“大国”,特别是中国,作为参与新经济和全球化的主体。新经济和全球化的参与主体,不仅是企业与个人,更重要的是国家和民族,甚至是国家集团如欧洲联盟,国家联盟如各种自由贸易区。 赵英全书的核心,专门大国在经济方面的竞争,主要是通过保护,支持和直接建立“超级产业”进行。赵英提出的“大国竞争与超级产业”概念,有重大意义。 超级产业,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以其巨大规模,巨大投入,产生效果所需要的巨大空间(经济意义上的市场空间,自然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带来的巨大利益,成为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战略能力主要来源与体现,成为进入大国俱乐部的门栏。 超级产业是以国防产业为核心的:包括核,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常规武器等,不仅集中了最大量的高精尖技术,而且具有全球化的规模。 表 超级产业与高科技产品 主要产业 主要产品 1.航空航天产业 直升飞机,飞机类 2.计算机办公自动化 文字处理机,光电复印设备,计算机 3.电子通讯产业 视频装置,音响设备 电讯类设备 4.医药产业 抗生素,激素类,疫苗类 5.科学仪器 电子诊断装置 6.电器机械产业 固定电容器 电器机器 7.化学产业 无机化学元素 放射性物质 8.非电器机械 气体涡轮机,核反应装置 9.军事装备产业 自动化电弧焊接机械 装甲车 炸弹 导弹 20世纪下半叶第三次新科技革命,形成了全球化技术和超级产业群。以太空技术,核技术,电子网络,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能源,环境保护为代表。 --核技术与原子能产业.19世纪末人类发现的原子核动力,在1945年为美国变成了原子弹,并使用于对日本的战争;1953年苏联制造出第一颗氢弹;1978---1981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和储备中子弹头和中子炮弹。足可以毁灭人类多次的武器,配合以全球化运载工具和通讯雷达技术,组成了全球化武器系统,各大国和大国集团以全球性武器为核心进行重组,并开展了宇航工业竞赛。 --太空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陆地称为人类第一环境,海洋为第二环境,大气层为第三环境,外层空间为第四环境,互联网为第五环境。 1901年英国和加拿大之间出现第一次横贯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1903年美国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20年出现机械扫描的电视机,1929年应用于公共电视播放。1941年美国研制成功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将电子技术与航空器结合起来。1942年德国研制成功V-2火箭,1959年美国民兵-1导弹射程已经达到1000公里,洲际导弹和远程飞机是全球化运载工具,为投掷全球性武器而研制。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2年美国和苏联同时发射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开始阿波罗登月计划,1971年苏联航天站进入宇宙,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升空。1983年里根宣布星球大战计划宣称:美国要制造出可拦截和摧毁飞行中的战略核武器的高级防御武器,使用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等离子束,等离子加速器形成能量武器系统。20年准备花费8000亿美圆。全球化军备竞赛所需要的军费,已经消耗了美国GNP的7%,苏联的20%。 说军备竞赛和太空技术没有商业价值是错误的,航天业已经商业化。1995年以来世界每年发射90颗卫星,用于移动通讯,广播电视,气象。2000年在人类头上有546个飞行器在旋转。俄罗斯的间谍卫星拍摄高清晰度的民用照片,价格8.95-24.95美圆一张。核动力用于发电,1998年全世界有49座核电站在建,27座在筹划,中国有4座。不仅是军事技术可以转民用,大量民用技术也可以军用,如地质勘探,国土规划,农业,气象,野生动物保护,考古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