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必修2 文学常识
1、《荷塘月色》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上)。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2、《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散文集》第三卷。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著有小说《沉沦》(1921年)、《春风沉醉的晚上》(1923年,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因在南阳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文学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3、《囚绿记》选自《囚绿记》。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逊漂流记》等。
4、《氓》选自《诗经·卫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又称《诗三百》。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100)、“雅”(105)、“颂”(40)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有三种表现手法:赋(直陈其事)、比(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的《诗经》与屈原浪漫主义的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5、《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6、《离骚》节选自《楚辞校释》。屈原 (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既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提倡美政、民本。著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怀沙》等。《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名《楚辞》。后始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被称为诗人的“自叙诗”。“离骚”的含义,有的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还有的说是楚地的古乐曲名。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7、《孔雀东南飞 并序》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8、《涉江采芙蓉》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9、《短歌行》选自《曹操集》,这是一首求贤诗。曹操,字孟德,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是东汉末魏初“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等。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秋风萧瑟,红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