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边策思想考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牧边策思想考述

杜牧边策思想考述   杜牧作为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论家,少负卓名而才思敏捷,时人以为李、韩之亚匹。杜牧虽为时之盛名诗家,其志略却始终着意于辅佐国稷,“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是其平生报国愿望的写照。史载杜牧“其古文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素以收复河山,平定中原,庶兴民生为己任,而“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列病尤切。兵法戎机,平昔尽意”。作为文人和诗人的杜牧,并不简章自居和划地自牢,而是以儒家士人的志节和品格力行实务,概论兵机要策,并多次上书朝署宰相,献略划谋,以为安靖边关、削平藩镇之计辅。非特于其略志策论中对于边事详加志略,杜牧在其贺表诗文中广泛表现出于边疆事务和国境安宁的关注,于拥兵自重,恃武秉钧的藩镇和袭扰边疆的回鹘予以切责抨击,并切实提出规复河湟、略定异戒的战策步骤,文章之间立论精要,豪情凛然,为历代诗家所不及。故后人评述牧之“其通古今,善处成败,斉辈所不及也”。兹以杜牧集中存文的边策思想裨以类分,综述其义。   凡举杜牧文集,其为兵事章文尤为剀切精当,纵横奥衍者,莫过于其论谏之文。杜牧于文中对于其时唐代屡经离乱,藩镇纷起,戎夷内侵的局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谏言,并以所注文和所序之兵家要旨,于当时北方及中原局势进行切实的考察和论证,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平乱措施,以干谒重臣,谋求经纶之要旨。其中《罪言》、《原十六卫》、《守论》皆为传世之文,而精论时局,为后人所叹服。      1.杜牧集论述文中的清藩思想:《罪言》      杜牧集《罪言》之所述,是针对中唐敬宗、宣宗之时河湟叛而复离,边将擅制的局面所提出的归复河山之道,具有挽救时局,赞画方略的性质。而杜牧毕生沉论于下僚,胸中志略虽抒之于简册,始终未能脱略于文人立身的思想观念,故而在其开篇即言道:“国家大事,牧不当言,言之实有罪,故作《罪言》”。尽管胸中才略无法悉数发挥,但杜牧还是为国家之事而呐喊疾呼,并贡献出自己的才华和心力。在《罪言》中他就当时的政局和乱离写道:“呜呼!运遭孝武,擀衣一肉,不败不乐,自冗中拔取将相,凡十三年,乃能尽得河南,山西也,洗削更革,罔不顺适,唯山东不复,亦再攻之,皆不利以退,岂天使生人未至于帖泰耶?岂其人薄未至耶?何其艰哉!何其艰哉!”这不仅是对于国事的忧愤与不平,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爱国情感的 自然 流露和反映。杜牧在文中提出了所谓“悉使生人无事”的上中下三策,上策之道备述教明 政治 ,内修法令以实现自强,修仓禀、实甲兵、选贤任才,使其各安于其所,“如果不自治,是助虏为虐,环土三千里,植根七十余年,复有天下阴为之助,则安可以取”,是靖内以修明,徐图缓进的长远之计、深思之策。而中策之所成,则是以急进勇攻为主,提出“取魏”,魏即魏博,系河北三镇中粲骜不驯而积骠悍之心数十年者,节度使反而降顺者数之。杜牧之《罪言》所论策,即以削平河北三镇为要务,然而杜牧并不急于对魏博三镇邃动刀兵,而是主张先重后轻,各个逐灭。他根据当时的地理形势 分析 道:“中策莫如取魏。魏于山东最重,于河南亦最重。何者?魏在山东,以其能遮赵也,既不可越魏以取赵,同不可越赵以取燕,是燕、赵常取重于魏,魏常操燕,赵之性命也,故魏在山东最重。魏博传五世,至田弘正入朝,十年复乱,更四姓,传十世,有州七。” 杜牧针对日弊积久,势重难返的局势,提出了“先取魏,后图河北”的方略,而河湟之平定,略如牧言,杜牧之所言下策为“浪战”,即《孙子》所极力否定的“不计地势,不审攻守”,任意地采取军事行动和虚托民力。这对于收复河湟显然是极为不利的:“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骨髓无以为非者”。由于长期的割据和叛乱,其悖风已习以为俗,故不可邃复,而又不可一战而定,故忌浪战。杜牧之为非言,实屈苦心孤诣,欲为国家划谋而不可得,故投制干谒而表奏宰辅以冀得用,又不敢直抒胸臆,惟以曲意微言以进,用心良可嘉也。故《新唐书》本传云:“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指置之术,复失山东,巨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这是对于杜牧投效制策之心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出杜牧爱国之忱和报国之拳拳心眷。      2.杜牧集论诗文中的制策思想:《原十六卫》      唐制承隋,自高文肇立,即以隋制律典章为依据而立唐家规制。后由于兵乱纷割,托逐下移,藩将秉财赋节度军戎之权,遂不来朝,裂土以抗。杜牧针对唐室虽然立志恢复,却不能从根本上取消藩镇之制的 政治 局面,奋而提笔写下了《原十六卫》,以太宗旧制规谏唐帝序次文武,掌制机枢,以实现统一局面。文中广引开国之典,以为论据,冀能可复。   杜牧在《原十六卫》中详引自隋季唐兴以来的文武职制,辖权用典,以为规谏之据:“国家始踵隋制,开十六卫,将军总三十员,属官总一百二十八员,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