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填空题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P9)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P11)
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苗岭)。(P3)
4.贵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拥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是:(沅江水系)。(P10)
5.有一个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贵州北部,成为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其上被称为“黔北第一险要”的川黔要隘是(娄山关)。(P3)
6.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P4)
7.位于贵州东北部,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成员,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被称为“镇黔之宝”的山是(梵净山)。(P3)
8.贵州的平均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P6)
9.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的河流是(北盘江)。(P10)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P15)
11.2006年贵州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火电为主)为主。(P103)
12.保有储量26.7亿吨,居全国第2位,其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的矿产是(磷矿)。(P19)
13.贵州名称的由来是开宝七年(974年)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使“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P23)
1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湄潭)。(P153)
15.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表述有误,参见P65)
16.“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发展农业)为重点。(P53)
17.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P32)
18.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P53)
19.辛亥革命爆发后,贵州人民在自治学社的组织领导下,于1911年11月4日在贵阳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成立了(“大汉贵州军政府”)。(P44)
20.隋唐时期,中央王朝为了加强对今贵州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制度。(P35)
21.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听取了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的情况汇报,建立了省一级党的工作机构,当时由(林青)担任书记。(P46)
2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份。其中有(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P70)
23.在贵州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P30)
24.截止2005年,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了全省总面积的(55.5)%。(P80)
25.2006年贵州白酒制造业在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方面均居全国前(4)位。(P106)
26.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火电)为主。(P63) ? ?27.2004年11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是(贵阳)市。(P194)
28.解放时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为一、二、三,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绝对优势。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超过第一产业,使三次产业结构排序变化为二、一、三是在(1992)年。(P88)
29.解放后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断变化,体现了工业化加快的过程。按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贵州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P88)
30.贵州的邮政业建成了以(陆路)为主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P110)
31.目前贵州铁路网络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以(电气化干线)铁路为骨架,东西横贯连接华中、华东,南北纵接长江、南海,省内连接9 个市(州、地)的格局。(P109)
32.2005年,贵州获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是(遵义)市。(P117)
33.在贵州的交通运输结构中,客货发运量以(公路)运输最高。(P110)
34.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的东部与(张家界)风景区联接。(P114)35.目前贵州基本形成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体系,已跻身于全国重点城市50强行的城市是(贵阳)市。(P117)36.在黔西北最具特色的粮食作物是(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