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文言实词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专题复习------理解文言文实词实用技巧 学习目标: (一)对高考文言文考题方向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二)理解文言文实词实用技巧: 教学方式: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对任何一部分内容的复习,都要做到有的放矢。高考文言文的题目相对稳定,从体裁上说,大多为史传作品,主要以记叙为主,选文主要围绕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和突出事迹。 从考题设置上来说,可以分为言文两部分。“言”即文言知识。 如: 实词部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虚词部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一部分题目处在课外,答案却在课内,考查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文”主要是对文意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这里要谈到一点,我们平时要对古代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有所了解,如忠孝,守法,处事高明,清正廉洁,英勇有智谋等,这样我们心中就有了一把尺子去衡量,去寻找答案。 二.课前小练:将下列文言短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看见路边李树结的果实很多,把树枝压弯了。) (2)取之信然 (取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三.文言实词复习方法举隅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不仅要靠积累,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 如何推断实词?基本原则:依据文章语境 (一)字形推断法,该法又称形训法。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凭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而形声字的形旁具有表意功用,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好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断实词的含义。 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砺: 磨刀石。 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他用 捆绑燕父子的时候) 分析:组,形旁与丝线有关系,从而确定组的含义为绳子。 再如,2001年北京春季试题“贫民虽平价不能籴”,“籴”从“入”从“米”,意义自然与此有关,再结合“粜”字的字义就不难推断出“买进粮食”的意思了。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二)语境推断法 语境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推断出该词的含义。“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决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这是我们做文言文第一小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阅读练习: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冯梦龙《古今谭概》) 理解:弄璋 弄瓦 可以联系上下文,寻找有效信息: “我夫人有娠”(娠:怀孕) “果双生一男一女”“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三)课内迁移法(靠的是一定的积累,做题时才会灵活应用) 例:除南清河太守。除臣冼马(李密:《陈情表》授予官职 古代词大多是单音词,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古代的单音词就相当与现代的一个合成词。 例如: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乘:登上) 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例如: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凶:年成不好) 课内: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四)成语印证法 所谓成语印证法就是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长期以来习用的”这个定语,说明了成语的含义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因此,许多成语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在理解课外文言实词时可以借助于课本内学过的同一文言文实词或者借助于成语中的 相同语素。 如:1.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有的放矢(的:箭靶)   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短兵相接(兵:兵器)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招致,引来) (五)对句判断法: 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并列结构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相同而意义相近或相反,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易推出难。 如“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句中“怙”的意义。“怙”对“恃”,根据相似结构意义相同的特点,可以推断“怙”即为依仗、凭借的意思。 又如“忧劳可

文档评论(0)

71z7it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