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系 系办联系方式 025 xwcb@
专职教师(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柏铨 教授、博士生导师
e-Mail:dingbq@
1947年6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现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项。现正主持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大众传媒关系研究》。被评为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2004)。为本科生讲授的“新闻写作”、为硕士生讲授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均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2000,2006)。主持的教学成果获校级特等奖(2004)、省级一等奖(2005)、国家级二等奖(2005)。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丁和根 教授、博士、系主任
e-Mail:dinghegen@126.com
1964年9月出生,汉族,江苏省东台市人。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并留本校新闻传播学系任教。2000年7~8月,在北京参加教育部举办的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2001年9月至2002年1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访问学者,师从张国良教授学习传播学。2002年9月至2004年6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师从李良荣教授、童兵教授等学习和研究媒介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2005年4月,受邀赴香港城市大学英文与传播学系做访问学者。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当代新闻理论、媒介经营管理、媒介经济学、传播符号学。 开设课程 新闻学概论、媒介经营管理、传播符号学、中国古代文选等。
科研成果
1.学术著作
《中国传媒制度绩效研究》(专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版。 《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专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研究》(合著),新华出版社2006年8月版。 《加入W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3月版。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合著),新华出版社2002年7月版。
2.学术文章(2000年以后)
《走向科学的中国当代舆论学》,载《书与人》2000年第4期。 《戏剧艺术符号结构系统分析》,载《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走向边缘的精神之旅——论李伯元的游戏心态》,载《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 《后现代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党报舆论引导中目的与手段的对立统一》,载《采编生活》2001年4期。 《论新闻舆论引导中的对立统一规律》,载《新闻传播论坛》第6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增强忧患意识 积极寻求对策》(访谈录),载《新闻通讯》2002年2期。 《网络传播:应对入世路迢迢》(访谈录),载《新闻通讯》2002年3期。 《论新闻舆论监督保障机制的建立》,载《新闻知识》2002年第3期。 《论大众传播研究的符号学方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3期。 《入世后中国电视业的定数与变数》(访谈录),载《新闻通讯》2002年第4期。 《党报竞争力的多元审视》,载《新闻界》2002年第6期。 《辩证看待舆论引导中的目的与手段》,载《新闻知识》2002年第11期。 《结构调整:一个媒介亟待正视的课题》,李良荣、丁和根,载《传媒观察》2002年第12期。
方延明 教授、院长
e-Mail:fym526@
1951年5月生,山东莱芜人。197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留校工作。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1988年任南京大学校报主编。1990年任副编审。1995年任编审、教授。1994年被聘任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硕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
《新闻文化外延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新闻文化外延论》(修订版) 南京大出版社 2002年
《新闻写作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新闻实务方法论》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5年
《新闻与文化研究》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7年
发表论文
1、论世界高等教育的“九化”态势《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0年第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联锁保护培训课件.pptx VIP
- 视觉引导类应用总结( 包含详细的旋转中心计算公式).pptx VIP
- 鲁棒控制-01.ppt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专业自评报告.docx VIP
- 断路器及GIS多型号液压操动机构动作原理及故障处理方法.pptx
- 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VIP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doc VIP
- GB50974-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哲思化写作素材4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弗洛伊德、萨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