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之旅——裴公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河子大学 园林建筑与名园赏析课程论文 《园林艺术之旅——裴公湖》 院系:文学艺术学院 班级:中文系08汉文2班 指导老师:付宗驰 姓名:张龙 学号:2008040967 联系电话 2009.5.10 园林艺术之旅——裴公湖 摘要:甘肃省成县裴公湖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园林以东西两湖为主,有廊亭水榭之景。湖区风光时移景换,无时不美,莲叶田田,香飘数里。本文描述了裴公湖整个园林建筑的别致风光,并从裴公湖的今昔对比,艺术价值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窥中国园林之一角,期许中国园林之长久发展。 关键字:中国园林,裴公湖,艺术价值,未来。 裴公湖,俗称“莲花池”,在甘肃省成县县城西南。据《成县新志》载,裴公湖始建于唐光启年间,时任成州刺史为山西稷县人裴守贞,故名。明万历年间成县知县黄泳,先后组织民力增补修葺,扩大池塘,增建景观,使园林面积扩大,布局别具一格。一九七八年,县政府又拨款修缮,并列裴公湖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街而望,牌坊古意古趣,上有“裴公湖”之匾额。两尊石狮威威立于牌坊两侧,似在镇守之一方净土,又似在迎送八方观客游者。入门正前方是喷泉雕塑,莲花座上,汉白玉塑成的女子衣带飘飘,体态婀娜,亭亭玉立,宛若莲中仙姑。塑像居于环形喷泉正中,如果此时喷泉开启,水雾间便可见仙姑微微含笑,楚楚动人。观之畅人心脾,精神为之一振。 裴公湖属于古代园林与现代园林的一个有机结合体,虽距唐代已有千年之久,但仍可见唐代园林建筑的简洁之风。建造的仿古式图书馆、书画院与湖光水榭自成一体。 裴公湖呈蝴蝶形状,占地27亩,湖区23亩,相对称的东西两湖如蝴蝶的一对翅膀。东湖种红莲,西湖植白莲,湖中心狭窄部建亭,名曰“湖山飞阁”,旧称“湖山堂”,今称连桥亭,一语双关,既是桥上亭又是莲上亭,为矗脊攒顶之八角亭,其尖顶凌曾,飞檐高翘,藻井绚丽,流丹溢彩。连桥亭南北两侧连有廊桥,与湖岸相接处各有一坊,前曰“云锦”,后曰“霞漪”。雕梁画柱,描金涂朱,朱栏剔透,水轩玲珑,游廊接亭之南北,俯瞰之恰似蝴蝶之身。 仿古长廊悬湖而建,位于东湖边侧,长廊连贯好似给蝴蝶之翼添上了一条古意横生的丝带。廊身通透,使湖面与近旁草木似隔非隔,廊低临水面,人行其上,一池莲叶田田在下。廊的立面由柱分划为一个个开间,廊下设半栏,即美人靠,上安挂落。倚栏而望,湖波荡漾,莲花风姿绰约,娇艳的白莲、红莲或含笑而立,或楚楚动人。从东到西穿廊而过,转折处有矗脊攒顶之六角亭,使两廊衔接处不至于突兀。长廊尽头有一亭,亭体量较小,屋顶是攒尖式,平面为圆形,每个面为单间双柱,亭柱间安美人靠,可暂作休憩,又可凭栏观景。 廊上绘有牡丹等富贵花草,寓意吉祥安康。因长期的岁月侵蚀,色彩业已陈旧,有些地方已经剥落,但反增一种历史厚重感,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观尽了历史的变迁。湖边典雅壮丽的图书馆和同谷书画院那古色古香的临湖水榭又为园中增色不少。 每至夏秋之交,满池碧莲,香飘数里,植于湖岸的垂柳随风拂波,柳意达情,湖中游鱼摆尾戏水。垂钓者、赏莲者或凭栏而立,或信步游于岸堤,燕翔楼前,飞鸟驻足,歌声婉转悠扬,清风习习而来,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舒畅啊!湖中莲叶深处有芦苇丛生,野鸭也来此安家,每日在湖中嬉戏、觅食,待乳鸭长成又是一番景象,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与静在湖中相生,这画面灵动而又生机勃勃。等到冬日飘雪时,虽莲叶枯败,残枝萧索,但皑皑白雪飘然入湖,亭上、廊檐皆为白雪覆盖,湖冰玉砌,岸树银装,好不壮阔。 裴公湖的外围,砌有砖墙,墙檐起伏跌宕,琉璃瓦依势而落,墙上有小格漏窗,虽然一堵墙将湖光水榭与外界相隔,但路人站在墙外仍可穿格而望,但见湖中莲叶碧绿,红莲白莲粉嫩可亲,也许观者会不忍离去,痴痴地看着思索着。 湖东北角上方山丘名曰“紫金山”,为南宋抗金名将吴麟、吴挺父子驻节之成州故城所在。山上最高处有三重檐八角楼一座,始建于宋代,名曰“八景楼”,又称“奎星楼”。登楼俯瞰,裴公湖景色尽收眼底。北宋时秦凤路转运使游师雄曾登楼观景,作诗曰:“行尽秦川路,谁知此一州。半湖无尽藏,八景最高楼。”称赞的极是。湖西北隅后山平台柏荫浓郁处是烈士陵园,为纪念红军长征时在此地牺牲的战士而建,纪念碑壮严肃目,“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字虽已暗淡,但回想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的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又是何等的壮烈,何等的伟大。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永远纪念他们! 游览完裴公湖之大概,下面,笔者将三个方面入手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是裴公湖的今昔对比;二是裴公湖的园林艺术价值;三是展望裴公湖的未来。 (一)今昔对比 这张图片摄于一九七八年,东西两湖莲叶碧绿,红白莲花隐隐可见,南侧是图书馆和一尊塑像,北侧是书画院及其临湖水榭,湖中部是莲桥亭和南北廊桥;东侧通廊还未修建,但从中可

文档评论(0)

5f2e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