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温度测量仪-文献..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燕 山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精密温度测量仪设 计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2-3-21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 二、研究主要成果 ……………………………………………………………………………… 三、发展趋势: ……………………………………………………………………………… 四、存在问题 ……………………………………………………………………………… 五、主要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 1. 文献综述版面设置为:B5纸左右2.4cm和2cm。 2. 文献综述正文标题及内容,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一般不少于1000字。 4.查阅文献资料篇数,按《燕山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5.以上结构格式为参考格式。 6.页面不够可加页。 课题国内外现状 温度测量是现代检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能够确保快速、准确地测量温度的技术及其装置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近年来,利用智能化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以实现温度信息的在线检测已成为温度检测技术的一种发展趋势。 (1) 扩展检测范围。现在工业上通用的温度检测范围为一200^30000C,而今后要求能测量超高温与超低温。尤其是液化气体的极低温度检测更为迫切,如IOK 以 下 的温度检测是当前重点研究课题。 (2) 扩大测温对象。温度检测技术将会由点测温发展到线、面,甚至立体的测量。应用 范 围 己经从工业领域延伸到环境保护、家用电器、汽车工业及航天工业领域 。 (3) 发展新型产品。利用老的检测技术生产出适应于不同场合、不同工况要求的新型 产 品 ,以满足于用户需要。同时利用新的检测技术制造出新的产品。 (4) 适应特殊环境的测温。在许多场合中的温度检测器有特殊要求,例如防爆、防硫 、 耐 磨等性能要求;又如移动物体和高速旋转物体的测温、钢水的连续测温 、 火 焰温度检测等。 (5) 显示数字化。温度仪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其最大优点是直观、无度数误差、分辨 率 高 、测量误差小,因而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6)标定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快速、准确、自动地标定温度检测器。 根据上述要求,国内外温度仪表制造商将向以下几方面发展: ● 继续生产量大面广的传统温度检测元件,如: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等。 ● 加强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如近来己开发的炭化硅薄膜热敏电阻温度 检 测 器,厚膜、薄膜铂电阻温度检测器,硅单晶热敏电阻温度检测器等。 ● 向智能化、集成化、适用化方向发展。新产品不仅要具有检测功能,又要具有判 断 和 指令等多功能,采用微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存在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温度的测量技术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成熟,但是它也有自身很多局限性和没有攻克的难关。比如测量精度不够高,不能满足工业需求,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不足,对环境的要求过于苛刻。测量系统随时间推移,测量偏差越来越大等,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科研工作者也在不断努力,不断突破,让温度测量技术越来越成熟可靠,达到工业的需求。 五、主要参考文献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杭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42-48. 李广弟.单片机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12-18.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5-9. 刘高潮.一种实用的多功能数字温度计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 2007,8-10. 白泽生. 用MCS-51单片机实现温度的检测[J].现代电子技术,2005,12-15. 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6-60. (7) 杨刚,周群.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4-26. (8) 张洪润.电子线路与电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24. 王松武.电子创新设计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4-19. (10) 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0-34. (11)

文档评论(0)

200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