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性格对回避现象影响的研究论文.doc
关于性格对回避现象影响的研究论文
摘 要: 一直以来对回避现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国外研究者主要探讨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内研究者重点考虑对回避现象的分类及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本研究旨在从崭新的角度对回避现象做定量研究,即学习者性格因素对回避现象的影响. 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内向型学习者与外向型学习者在回避现象方面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回避现象;性格;实验研究
Abstract:Up till noenon has mainly been focused on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overseas researchers have been engaged in exploring estic researchers have been busy classifying the avoidance phenomenon as s. The study endeavors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into the impact of learner personality on avoidance. The result of the independent T test shoenon.
Key enon;personality;experimental study
1 引言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因为词汇匮乏而不能准确表达某个意义时,他们会用自己比较熟悉的单词模糊的表达该内容,甚至是放弃表达。这就是外语学习中的回避现象(avoidance phenomenon))。不仅在词汇层面,回避现象在句型层面乃至语用层面都能得到体现。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Schachter(1974)在研究操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学习关系从句时提出了这一概念。虽然该现象在实际交流中能使交流顺畅进行,可是长期来看,对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有一定负作用。
2 回避现象的表现形式
在词汇方面,学生的回避现象最为突出。学生在词汇方面的回避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使用上义词 (superordinate) 例如, 相对于tulip (郁金香)、violet (紫罗兰)、chrysanthemum (菊花),flo); (4) 母语的迁移 (transfer),例如.freele color to see” 来表达“给你点颜色看看”; (5) 迂回说法(circum-locution) 或改述 (paraphrase)。这些在笔者对学生做的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印证。
在学习或使用英语句型时,学生由于英语句法知识欠缺和不完善,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回避现象。相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型,学生更愿意使用简单句型;相对于与母语结构差异较大的句型,他们更经常使用差异较小的句型;相对于非正式句型,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正式句型。(周榕,黎芷明.1997)
在语用层面上,学生为了完成某一个语言任务而使用比较单一、直接的语言形式。如:当需要别人打开窗户时,学生们更经常用祈使句“Open the ind opening the onitor model) 对此现象作了分析。根据监察模式,习得能激发第二语言的表达,并能确保表达流利,而学习只能起到监察的作用,对已经习得的语言能力在口头或书面输出时进行修正。要进行有效监察,学习者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充裕的时间,注重形式的准确性和懂得语法规则。这三个条件是必要的但又不是充分的,也就是说,当所有三个条件都满足时,学习者仍然可能不会充分利用有意识地学过的语法规则进行监察。而且,有意识的监察只能注意到并修正部分错误。在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有关语法规则之前利用母语规则来满足第二语言的交际需要时,由于母语规则和第二语言规则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可是有意识的监察并不总是能修正此类错误。如果修正工作太复杂而难以马上完成,学习者可能弃而采用简单的表达方式。这就是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
错误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理论中另一种研究途径,主张通过研究学习者的错误来预测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难点,从而使得教学活动变得更有针对性。可是有些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问题用错误分析法进行解释是非常难以捉摸的,由于对某些词汇和结构的回避使用不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只能使这些词汇和结构“表现不足”,自然也无法用错误分析法进行解释。(Theovan Els etc., 1983)
4 实验研究
如前文所示,对回避现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应用语言学范围内,从语言间的差异、从学习者学习外语的过程进行分析、解释。本文笔者试图从学习者个体因素入手(individual learner differences),从心理学视角来研究这一现象。具体来说,笔者选择研究学习者性格差异与回避现象关系, 即:内向型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从大模型到智能超算的思考》(100分).doc VIP
- GKG-GSE-印刷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20.pdf VIP
- 历史记载-中西闻见录19.pdf VIP
- 活跃气氛课前热身小游戏破冰课堂游戏看图猜成语.pptx
- 2025秋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气的性质《14 称空气》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秋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空气的性质《13 吹气球》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秋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docx VIP
- 干货调料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2025秋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热气球》教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