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PCR的水稻候选RGA标记检验和评估
( ) 33 ( 1) : 5 1~55 , 2007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Journal of Zhej iang University (A gric Life Sci)
文章编号 (2007) 0 1005 105
基于 PCR 的水稻候选 RGA 标记检验和评估
肖天霞 , 赵向前 , 汪旭升 , 吴为人 , 朱 军
(浙江大学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浙江 杭州 3 10029)
摘 要 : 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的基于 ePCR 、共显性的 402 个水稻候选 R GA 标记的基础上 ,随机挑
选 40 对引物 ,分别以水稻品种 Nipponbare 和 9311 的DN A 为模板进行 PCR 扩增验证. 得到清晰条带
( )
占所用标记总数的 875 % 35 个标记 ,其中3 1 对引物为共显性标记 ,4 对引物为显性标记. 用这 3 1 对
R GA 引物在 24 个水稻品种中进行 PCR 扩增 ,结果表明标记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特异性. R GA 引物平
( )
均标记多态性指标 P I C 值为 046 ,标记具有较好的多态性.
关 键 词 : 水稻 ; R GA 标记 ; PCR
中图分类号 : Q7 文献标识码 : A
XIAO Tianxia , ZHAO Xiangqian , WAN G Xusheng , WU Weiren , ZHU J un ( College of A g riculture and
)
B iotechnology , Zhej iang Univers ity , H angz hou 310029 , China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PCRbased candidate RGA markers in rice. Journal of Zhej iang U niver sit y
(A gric Life Sci) , 2007 ,33 ( 1) :5 155
Abstract : Ba sed on 402 codominant rice candidat e R GA marker s develop ed by bioinformatics met ho ds ,
40 p air s of p rimer s were randomly select ed to t est t he polymorp hi sms in rice two sub sp ecies , j ap onica
and i n d ica. The result s showed t hat 875 % (35 marker s) of t he tot al number of marker s obt ained t he
clear bands , which 3 1 marker s were codominant and 4 marker s were dominant . In addition , 3 1 p rimer
p air s were u sed to analyze 24 different j ap onica and i n d ica varieties , and t he result showed t he marker s
have goo d commonalit y and sub sp ecie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