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犯罪隐语语汇研究论文
中文摘要
隐语是共同语的一种社会变体,通行于特殊的社会群体,能够折射出特殊
的社会群体心理。隐语与社会共同语一样,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并且二
者相互影响。犯罪隐语则是隐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客观的语言现
象,目前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语汇进行系统的研究很少。
在系统梳理了汉民族隐语发展历程及研究情况的基础上,以《中国江湖隐语
辞典》所收录的犯罪隐语为语料,应用定量定性和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对犯罪
隐语语汇的音节特点、内部结构特点、修辞编制方法、文化内涵和语义特点等
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描述,并且比较其与共同语或俚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过对犯罪隐语语汇的全面分析指出:音节表现方面,犯罪隐语中双音节
语汇与三音节语汇数量相当,四音节语汇比单音节语汇多。相比而言,共同语
则以双音节语汇为主,三音节语汇少于双音节语汇。
修辞造词方面,犯罪隐语语汇,所使用的修辞格中,借代、比喻、婉曲占
据前三位。
语汇结构方面,犯罪隐语合成语汇较多,单纯语汇较少,这符合共同语的
特点。在合成语汇当中,又以动宾式语汇居多,这一点与俚语不同,俚语中是
以偏正式语汇居多;利用重叠法创造的语汇则以AA 式、ABB式为主;犯罪隐语
中有“点”作词缀,这可能与这类犯罪隐语流行地的方言有关。另外,通过附
加“着、了、过”构成类似句子的语汇,也是犯罪隐语的特点之一,而且这类
语汇数量很多。
语义方面,犯罪隐语语汇单义词占绝对优势,多义词很少。
文化内涵方面,犯罪隐语中的动物语汇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动物情结;
“吃”构成的语汇反映出了中国独特的饮食心理;委婉的语汇显现出了中国人
的避讳禁忌心理。这些都与共同语一致。
在语料充足的基础上,将犯罪隐语从隐语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并
且将其语汇系统进行完整描述,这是对隐语研究的细化,相信一定对后来学者
的研究有所帮助;揭开了犯罪隐语的神秘面纱,有助于人们了解犯罪分子的独
特交际工具。
关键词:犯罪隐语;语汇特点;系统描述
I
Abstract
Argot is a language variety of common languages, prevailing in a special social
group and reflecting the psychological emotion of it. Just like common language of a
society, it changes with times, both of them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Criminal argot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argots. Therefore, as an objective language phenomenon,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udy the words in argot of crime systemat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tudy of argots in Han nationality in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ates the features of syllables, internal structures, methods of
formulation, cultural significances and semantic meanings of argots by approaches of
comparativ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it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of common languages or slangs, 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蔬菜配送合同.docx VIP
- 2024年3月16日四川省绵阳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电气测量技术(完整课件).pdf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749-2022饮食加工设备 电动设备 切片机.pdf
- 2022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修订版(完整版).docx VIP
- 高中班级管理制度以及实施细则.doc
- 《HBZ112-1986-材料疲劳试验统计分析方法》.pdf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2013 kid box 3 yle单元测试答案键test answer key.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