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法--4切诊。中医学基础创新
脉流利度分类 涩脉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 1)涩而无力--伤精、血少 多见于亡血,失精,闭经,死胎,或精冷阳萎 《金匮要略》“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诊家枢要》“涩,为少血,为无汗,为血痹痛,为伤精” 脉流利度分类 涩脉 2)涩而有力--实证(痰食积滞、瘀血) 气、血、食、痰阻碍脉道,脉行不畅 《金匮要略》“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故知有宿食” 主瘀血:凡胸痹、腹中积块、症瘕、痛经、经 闭,及附件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包块等,可见之 《素问 脉要精微论》“涩则心痛” 11、弦脉 【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脉经》“按之如弓弦状” 《脉诀刊误》“状若筝弦,从直中过,挺然于指下,曰弦” 《濒湖脉学》“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 脉的紧张度分类 弦脉 【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 弦为肝脉,为气机不畅之象 凡肝气胁痛、腹痛、冷痹、疝瘕、疟疾等多见弦脉 《伤寒论》“脉弦者,必两胁拘急” 《金匮要略》“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疟脉自弦” 《内经》“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12、紧脉 【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 《脉经》“如切绳状” 《诊家正眼》“紧脉有力,左右弹指,如绞转索,如切紧绳” 脉的紧张度分类 紧脉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寒主收引,脉管内缩故紧 多见于寒邪内侵引起的伤寒发热,头痛咳嗽心 腹痛或胀满,呕吐泻利,阴疝痃癖等 《脉诀刊误》“紧为寒为痛” 《金匮要略》“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紧脉,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13、濡脉 【脉象特征】浮而细软,如絮浮水 《脉经》“极软而浮细” 滑伯仁“濡无力也,虚软无力,应手散细,如棉絮之浮水中,轻手乍来,重手即去” 《诊家正眼》“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 一、脉 诊 二、按 诊 2016、4 第四节 切 诊 (一)脉诊的部位 寸口诊法:寸口是指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又称“气口” “脉口”。 寸口脉分三部 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 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 左 右 寸 心 肺 关 肝 脾 尺 肾 肾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的原理 根据气血阴阳的理论而确定:中医学认为, 右手偏旺于气,肺主气,胸中为肺的宫城,故以右寸配肺与胸中;左手偏旺于血,心主血,膻中(心包络)为心的外围,故以左寸候心与膻中;脾居中州,体虽偏左而气行于右,脾胃互为表里,故以右关配脾胃;肝主藏血,其体虽在右而气化作用实行于左,肝与胆互为表里,故以左关配肝胆;肾在腰之两旁,位居低下,故候于两尺;小腹属下,为大小肠、膀胱所居之处;而膀胱、小肠从阴配于左尺;大肠从阳配于右尺。寸口脉寸关尺所候脏腑,为五脏六腑之气,而非其解剖实体器官。诚如李时珍所云:“两手六部皆肺经之脉,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为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 (二)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斜飞脉: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侧、合谷方向延伸而形成“斜飞” 的脉位,属生理性变异。反关脉:桡动脉异行于腕关节背侧而形成“反关”的脉位,属生理性变异? (三)病脉 1、浮脉、沉脉 2、迟脉、数脉 3、洪脉、细脉 4、长脉、短脉 5、虚脉、实脉 6、滑脉、涩脉 7、弦脉、紧脉 8、结脉、代脉、促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崔氏《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 脉位分类 浮脉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脉理: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 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 “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 浮紧--表寒 浮数--表热 浮缓--伤风 浮芤--伤暑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