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景谷古茶树情况汇报提纲
PAGE 1
景谷古茶树情况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景谷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素有“林海明珠、茶祖之源、芒果之乡”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7550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第四大面积县,辖6乡4镇、136个村(居)民委员会,195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0.43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傣、彝、拉祜、哈尼、回、布朗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17%。景谷拥有丰富的森林、矿藏、能源、热区和旅游资源。全县林业用地894万亩,有林地827万亩,森林覆盖率74.7%,是云南省重要林浆、林板、林化产业基地。有铜、铁、石油、煤炭、岩盐等矿藏资源20余种,矿产地30余处。水资源总量67.2亿立方米,初步规划可开发利用27万千瓦。热区面积732万亩。景谷是普洱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曾发掘出全球唯一的、距今3540万年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以及距今27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证实景谷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多年来,通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云南省甲级卫生县城”、云南省“无毒县”、“平安县”等荣誉称号。
二、全县茶叶及古树茶情况
景谷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是普洱茶原料重要生产基地,特别是经过最近二十多年的大力推广,景谷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已形成了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受益人口多,能有效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传统型农业支柱产业。
(一)全县茶叶发展现状
景谷县茶业种植品种主要以云南大叶群体种为主,现代茶园品种有地方良种秧塔大白茶、长叶白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抗43号、矮丰、雪芽100号、紫鹃等,2011年9月全县共有10个乡镇111个村1144组2.6万户农户7.8万人种植茶叶,茶园总面积30.63万亩,采摘面积15.61万亩,盛产区收获面积10万亩,平均亩产40公斤,绿毛茶叶产量4000吨,常年平均单价29元/公斤,产值达25191万元,其中,产精制绿茶750吨,平均单价105元/公斤,产值7875万元;普洱茶产量2340吨,平均单价74元/公斤,产值17316万元。全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52家,其中,工商部门注册有法人实体44家,通过QS认证的有19家,符合普洱茶精深加工标准的企业14家。
(二)景谷古茶树资源情况
通过2010年对全县10个乡镇进行普查,全县共有人工种植老茶园36268亩,其中100年以上人工栽培型古茶园 30042亩;50年-100年老茶树(园)面积6226亩。
1.100年以上人工栽培型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正兴镇、威远镇、景谷乡、民乐镇、凤山乡、永平镇、半坡乡、碧安乡等8个乡镇的65个村396个村民小组。其中正兴古茶园分布于3个村,面积为4791亩,景谷乡古茶园分布于9个村,面积为12994亩;民乐镇古茶园分布于8个村,面积为1191亩;凤山乡古茶园分布于12个村,面积5747亩;永平镇古茶园分布于18个村,面积为2286亩;半坡乡古茶园分布于9个村,面积为343亩;碧安乡古茶园分布于1个村,面积330亩。
2.50年-100年老茶树(园)分布于全县10个乡镇67个村,面积6226亩。
3.古、老茶园茶叶具有品质优、口感好,生态无公害等特点,近几年来景谷老茶园茶叶最低价25元/公斤,最高价格达到200元每公斤,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老树茶叶常年平均单产40公斤/亩,单价38元/公斤,2011年,全县共收获古、老茶园面积36268亩,产量1450720公斤,实现产值5513万元。
三、古茶园保护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县古茶树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发展和改革局、农业科技、林业、水务、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古茶树保护管理基金,专款专用,资金主要来源为:县级财政拔款,社会捐赠和其它资金。
(二)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古茶园管理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全县古茶树资源,我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1.调查摸底并建档。安排专人对镇境内的野生茶进行调查,摸清具体分布地点、面积,进行核实、认定和登记,并建立档案。加强对古茶树群落、古茶园以及野生茶树资源的调查与监测。
2.任何部门、个人对古茶树进行迁移的,必须经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和批准。
3.县人民政府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支持科研单位对古茶树进行科学研究,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需在县林业和茶叶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古茶树资源的责任和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古茶树资源的单位和个人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