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片丹心献科技,知识灌溉北大荒
王 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叫王丹,今年32岁,来自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进农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第三代,出生在北兴农场朝阳林场,那里一家只有几十亩地旱田,因为不懂用药,满地大草只能用手薅,小时候跟着父母在地里干活,跪倒爬起,忙活一年却挣不了几个钱。那时我心中就澎湃着一个梦想,长大了我要学本领,带领他们致富。
2000年高考,我第一志愿填报了八一农大园艺系,如愿以偿的学了农业。我想当一名园艺师,回到家乡,领着乡亲们种植经济作物,特色果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然而,有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04年毕业之后,北兴农场不招聘园艺专业毕业生,我的男朋友应聘到前进农场工作,我只身到南方找工作,跑销售,可能是水土不服,总觉得像无根的浮萍,没有踏实感和充实感。
2005年初,我毅然决定到前进农场发展。没有工作,总不能闲着,我摆地摊卖冰棍,去学校当代课老师,给农药店卖货。4月初,农场领导听说我的事,就把我找到办公室说,农场新成立的科技园区急需技术员,问我去不去,我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兴奋无比地说,行!太行了!就这样,我有幸成为农场科技园区的一名员工。那时候的园区没有办公室,试验地边上有一个地点的管理房,住着雇工,我们占用了一个房间,挂上科技园区的牌子,就算安营扎寨了。那时试验田有10亩地,两个人,一个砝码天平、几根格尺、笔、记录本,几本参考书基本就是全部家当。当时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对我来说,这个岗位却是弥足珍贵的,因为我终于有了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的舞台,我内心充满了神圣感,干起工作来就有无数的劲头。
前进农场是水稻大场,科技园区服务的对象是水稻种植户。刚开始旱田改水田,许多种植户不懂水稻栽培技术,还有不少出现了药害。他们拿着得病或受害的稻苗找到我时,看着他们那焦急的样子,期盼的眼神,我知道这稻苗背后是一家人的积蓄和一年的指望,让人不忍心说抱歉。我学的园艺专业跟水稻有很大不同,为了快速掌握水稻专业知识,我就买回来水稻栽培、管理、防病等方面的书籍,边学边干,遇到不会的就向老技术员请教,上网查找,碰到实在弄不懂的就给大学老师打电话求教。
在园区搞试验可不是像电视片中穿着白大褂、看着显微镜那样风光,搞科研就得起早贪黑,水里泥里,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想知道水稻怎么了,你就得问水稻。成天泡在水稻地里,认真观察、总结、记录。“小黑手,泥巴裤,一看就是水稻户”,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每年春节刚过,建三江依然冰天雪地,我们这些在家里、学校里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常常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清雪、扣棚、筛土,为早春播种做准备。累出一身汗,风一吹,冻得浑身上下透心凉;夏天调查取样,火热的大太阳,晒得脸上、手上都黢黑,有的晒曝了皮。再热的天我们也穿着厚厚的迷彩服,带着蚊帽,因为最厉害的是建三江的蚊子小咬,“三江蚊子赛飞机,张开翅膀两米七”,恐怖劲就甭提了。我还是敏感性皮肤特别怕咬。记得刚上班时我没经验,光着脑袋到地里观察水稻生长情况,被一群一群的小咬围住了,两只手忙着拿着尺子、笔和记录本,根本腾不出手来赶小咬,不一会儿功夫脸就肿起来了,眼睛都眯成缝了,像个猪头。从地里出来,几个男同事就看着我直笑,中午回到家,觉得头疼的厉害,越想越委屈,就躲在屋里哇哇大哭起来。哭够了,摸一把眼泪,我的倔脾气上来了,心想“和爸妈他们当年开发建设农场时比,现在条件好上不知多少倍,他们都能坚持下来,一个堂堂大学生,还能被小小的蚊虫吓跑不成。”现在,我可能是被咬的多了,有了抗体,不在乎了。
为了节省资金,也为了能更好的了解生产过程,那时的农活儿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干,育苗、插秧、施肥、放水、收割……别的还好说,对于从没摆弄过机械的我来说,开“水上漂”插秧机是个挑战,插秧时,人得跟在插秧机后面扶着走,控制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刚开始走不成直线,曲里拐弯,跟油炸方便面一样,后来熟练了,也能插得跟挂面差不多了,附近种地大哥看见了,拍着我的肩膀夸我——行,干得不错。聊得挺愉快,末了一句话挺让人崩溃,“大兄弟,你媳妇在哪上班呀?”敢情白唠了半天,我是男是女他都没搞清楚。
经过几年的锻炼和学习,从了解生产过程到发现落后问题,想办法改进。我有了自己的想法。2008年春天,园区负责人一职出现空缺,我就毛遂自荐找到领导说出了我想试试看的想法,领导不知是想吓退我还是想试探我的决心,语气严肃的说,你可想好了,如果干不好,技术员你可能也干不了了!看着领导怀疑的眼神,我主动立下了“军令状”——干不好这摊儿,就回家哄孩子去!没了退路,只能拼了。从别人领着干变成了领着别人干,压力可想而知,我每天白天要跟着同事们一起干活儿,搞试验;晚上学习充电、查资料、做计划、整理记录。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那一年体重由生完孩子后的130多斤一下子降到了110斤。
付出就有回报,这些年,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