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分析重点
一 农业的起源 曲辕犁构造示意图 材料一: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左传》昭公七年 材料二:“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民得买卖”。平毁井田中间纵横的阡陌封疆,进一步破坏井田制。按土地多少征税,以法令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买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四: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怎样的土地制度? 2、材料二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自耕农经济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何在? * * * * * * * * * * * 本专题知识结构 古代 中国 经济 经济形式 经济政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导语分析: 立国之本 个体经营 自然经济 土地私有 严格管理 限制工商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天仙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设问:歌中反映了古代人们理想中的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 材料一 神农氏 “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易·系辞》 材料二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卷二 材料三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 问题 1、据材料二回答“神农氏”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2、据材料分析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 3、人们对神农氏的态度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 中华民族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 课堂讨论 二、阅读课本,找一找: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有利)? 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 水利工程的兴修 铁制农具 骨耜 石器 铁制农具 青铜铲 1、 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演进 刀耕火种 以牛田 曲辕犁 耦犁 耦犁 战国时期牛耕图 出现一牛挽犁,并推广到偏远地区 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善的曲辕犁 农耕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耕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春秋战国 汉代 东汉 唐代 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兴修 课堂合作 2、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兴修: (1)传说:大禹治水 (2)战国:都江堰和郑国渠 (3)汉代关中:井渠法、王景治黄 (4)唐代: 立井水、高转筒车、渠堰使(官职) (6)明清: 排灌工具的改进(风力水车) (5)宋代:翻车 课堂讨论 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赋税沉重 徭役沉重 土地兼并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你如何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1、赋税沉重 长城 阿房宫 秦始皇陵兵马俑 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2、沉重的力役(徭役沉重)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1、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土地兼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