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干燥速率
序号: 28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 验 名 称: 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
学 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 级: 化工094班
姓 名: 江国栋 学 号 09402010430
同 组 姓 名: 余凯杰 秦臻
指 导 教 师: 张亚静
日 期: 2011年11月15日 一、实验目的
熟悉厢式干燥器的构造和操作;
测定在恒定干燥条件(即热空气温度、湿度、流速不变,物料与气流的接触方式不变)下的湿物料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定该物料的临界湿含量X0;
掌握有关测量和控制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湿物料与干燥介质相接触时,物料表面的水分开始气化,并向周围介质传递。根据干燥过程中不同期间的特点,干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恒速干燥阶段。在过程开始时,由于整个物料的湿含量较大,其内部的水分能迅速地达到物料表面。
第二个阶段为降速干燥阶段,当物料被干燥达到临界湿含量后,便进入降速干燥阶段。此时,物料中所含水分较少,水分自物料内部向表面传递的速率低于物料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干燥速率为水分在物料内部的传递速率所控制。
恒速段的干燥速率和临界含水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固体物料的种类和性质;固体物料层的厚度或颗粒大小;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空气与固体物料间的相对运动方式。
相关公式:
干燥速率的测定
式中:—干燥速率,kg/(m2·h);
—干燥面积,m2,(实验室现场提供);
—时间间隔,h;
—时间间隔内干燥气化的水分量,kg。
式中:—物料干基含水量,kg水/kg绝干物料;
—固体湿物料的量,kg;
—绝干物料量,kg。
式中:—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与空气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W/(m2·℃);
—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kg/(m2·s);
—干燥器内空气的湿球温度,℃;
—干燥器内空气的干球温度,℃;
—℃下水的气化热,J/ kg。
式中:—干燥器内空气实际流量,m3/ s;
—流量计处空气的温度,℃;
—常压下t0℃时空气的流量,m3/ s;
—干燥器内空气的温度,℃。
式中:C0—流量计流量系数,C0=0.67
A0—节流孔开孔面积,m2;
d0—节流孔开孔直径, d0=0.0500 m,
ΔP—节流孔上下游两侧压力差,Pa;
ρ—孔板流量计处时空气的密度,kg/m3。
图 三1所示。
图 31
1.中压风机;2.孔板流量计;3. 空气进口温度计;4.重量传感器;5.被干燥物料;6.加热器; 7.干球温度计;8.湿球温度计;9.洞道干燥器;10.废气排出阀;11.废气循环阀; 12.新鲜空气进气阀;13.干球温度显示控制仪表;14.湿球温度显示仪表; 15.进口温度显示仪表;16.流量压差显示仪表;17.重量显示仪表;18.压力变送器。
主要仪器及设备
鼓风机:MY250W250W
电加热器:4.5KW
干燥室:180mm×180mm×1250mm
干燥物料:湿毛毡
称重传感器:YZ108A0~300g
四、实验步骤
打开仪表控制柜上的电源开关,开启仪表。打开仪表控制柜上的风机电源开关,开启风机,这是加热管停止按钮灯亮。将毛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使其润湿均匀,注意水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待毛毡恒重时,实验终了,按下停止按钮,停止加热,注意保护称重传感器
五、注意事项
必须先开风机,后开电加热器,否则,加热管可能会被烧坏。流量(m3/h)=80 干燥面积(m2)S=0.118*0.118*2=0.02785 框架重量GD(g) 23.8 绝干物料量GC:(g) =12.1 累计时间 T(分) 总重量 GT (g) 干基含水量X(kg/kg)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干燥速率 U×104 [kg/(s·m2)] 0 75.3 3.256 68.2 51.3 2 73.5 3.107 65.2 49.8 5.385996 4 72.9 3.058 69.4 53.4 1.795332 6 70.5 2.860 70.2 54.4 7.181329 8 68.8 2.719 67.6 54.9 5.086774 10 66.0 2.488 6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