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机工况故障分析与处理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冻机工况故障分析与处理分析

冷冻机工况故障分析 1吸气压力或蒸发压力过低 随着库房温度或载冷剂温度的降低、吸气压力会随之降低,这是正常现象。要确认吸气压力是否过低,首先要根据吸气压力查热力性质表,确定对应的蒸发温度。 蒸发温度应比载冷剂出口温度低4~6℃ ,比制冷剂直接蒸发的库房温度低8~12℃,如大大超出这些温差范围,则确认吸气压力过低。 吸气压力过低,则压缩机的制冷能力会严重减弱。 注意:查热力性质表时,应把压力表显示的表压力转换成绝对压力。 绝对压力=表压力+0.1MPa 1.1蒸发器供液量不足 1.1.1原因: 1)系统制冷剂不足 2)液体过滤器堵塞 3)供液电磁阀未打开或失灵 4)供液阀开度过小 以上情况同时会伴有吸气过热度增大的现象。 1.1.2排除方法:应当从冷凝器、贮液器至节流阀逐一排除。 1)补充制冷剂到规定量 2)进行清洗或更换 3)供液电磁阀未打开,要打开,供液电磁阀失灵要更换 4)适当调节 氟利昂机组还应注意热力膨胀是否有冰塞以及过热度调整过大的情况。之后适当调整节流阀的开度,热力膨胀阀过热度旋钮顺时针旋转为减小供液量、提高过热度,逆时针旋转为增大供液量、减小过热度。每调整一次节流阀应观察吸气压力和吸气温度的变化情况,观察30分钟左右,直至调到所需要的运行参数。 1.2干式蒸发器导程垫片泄漏 1.2.1原因:干式蒸发器导程垫片破损或移位会产生泄漏,部分制冷剂短路直接流到吸气管,实际进入蒸发器蒸发换热的制冷剂量减少,此种情况会伴有吸气温度降低甚至吸气带液的现象。 1.2.2排除方法:应关闭供液阀,将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回收至冷凝器或贮液器,拆开端盖更换导程垫片。 1.3蒸发器内制冷剂侧传热效果差 1.3.1原因:如果制冷剂含油量较大,在蒸发器内随着制冷剂的蒸发,油会分离出来,附着在换热管的表面,影响热交换。 1.3.2排除方法:应当尽量减小压缩机的耗油量,及时排放冷凝器、贮液器、蒸发器内的沉油。根据使用温度选用合适的凝固温度的润滑油。 1.4蒸发器载冷剂侧传热效果差 1.4.1原因:蒸发器载冷剂侧生锈、结水垢或者结冰以及排管和冷风机结霜都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蒸发温度降低。 1.4.2排除方法:载冷剂系统应定期清洗水路,排管及冷风机及时冲霜。因此应根据使用温度选择合适浓度的载冷剂溶液。盐水溶液有腐蚀性,应采取防腐措施。 1.5吸气管路阻力损失过大 1.5.1原因:止回式吸气截止阀没有完全打开或者阀芯卡死、脱落,吸气过滤器脏堵或者冰堵。 1.5.2排除方法:止回式吸气截止阀没有完全打开要打开;止回式吸气截止阀阀芯卡死、脱落要修理或者更换;吸气过滤器脏堵或者冰堵要清洗、修理。 2排气压力或冷凝压力过高 随着环境温度或冷却水温度的过高,排气压力会随之升高,这是正常现象。要确认排气压力是否过高,首先要根据排气压力查热力性质表,确定对应的冷凝温度。 氨系统中水冷式冷凝器冷凝温度应比冷却水出水温度高4~6℃,蒸发式冷凝器冷凝温度比当地湿球温度高5~10℃;氨系统中卧式和组合式冷凝器的冷凝温度应比冷却水进出口平均出水温度高7℃,风冷式冷凝器冷凝温度一般比进风温度高10~15℃,蒸发式冷凝器冷凝温度比当地湿球温度高10~15℃.如大大超出这些温差范围,则确认排气压力过高。 排气压力过高,则压缩机的功耗会大大增加。 注意:查热力性质表时,应把压力表显示的表压力转换成绝对压力。 绝对压力=表压力+0.1MPa 2.1冷却水温度高或水量不足 2.1.1原因:制冷系统中冷却水进水温度应低于32℃;冷凝器端盖保存垫片泄漏使实际进入冷凝器的水量减小也会导致冷凝压力过高。 2.1.2排除方法:立式冷凝器控制冷却水进出水温差2~3℃,卧式冷凝器控制冷却水进出水温差4~6℃,因此应控制冷却水温度及冷却水流量;更换冷凝器端盖保存垫片。 2.2冷凝器水侧结垢 2.2.1原因:冷凝器中因温度较高,水侧适合某些微生物的生长以及水垢的生存,结果造成换热效果的下降。 2.2.2排除方法:应及时清除水垢或用药剂杀菌。 注意: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硬毛刷清洗水垢,严禁使用钢丝刷刷新,尤其是铜管换热器。 2.3冷凝器内积存制冷剂过多 2.3.1原因:机组在正常运行时,冷凝器液体出口阀门应完全打开,对于没有设置贮液器的系统,如果因为系统制冷剂充注量较多,造成冷凝器内液位过高,淹没部分冷凝管,使冷凝面积减小,冷凝温度过高。 2.3.2排除方法:可以通过触摸方法,感觉冷凝器中液体的高度。适量放出制冷剂。 2.4冷凝器存油量较多 2.4.1原因:氨机组如果耗油量较大,排气中还有较多的润滑油,会在冷凝管外凝结形成油膜,影响热交换。 2.4.2排除方法:应当尽量减少机组的耗油量,并及时排放冷凝器内的存油。 2.5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