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第十章情绪教程
三、情绪调节的类型 (一)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二)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三) 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四) 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四、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罗格斯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P443 五、情绪调节的维度 (一)生理调节 (二)情绪体验调节 (三)行为调节 (四)认知调节 (五)人际调节 六、情绪调节的策略 (一)回避和接近策略 (二)控制和修正策略 (三)注意转换策略 (四)认知重评策略 (五)表情抑制策略 (六)合理表情策略 七、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思考题:1.情绪的功能有哪些?2.简述啊诺德的 “评定---兴奋”说.3.简述情绪归因理论.4.举例说明怎样控制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 * * 第十章 情绪 教材:《普通心理学》 主编:彭聃龄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主讲:刘凤林 适用:心理学专业本科 单位: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第一节 情绪的一般概述 一、情绪的性质与功能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构成。 主观体验: 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主观感受)。 客观刺激与情绪的发生无直接对应关系,不同个体对同一刺激可能产生不同情绪,不同刺激对同一个体可能产生相同情绪。 自我报告法是研究情绪的主要方法。 外部表现: 外部表现即表情:是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 生理唤醒: 当情绪发生时,个体会产生生理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主要是由植物神经系统控制的生理激活水平。所以,情绪发生时的生理反应一般不能控制。 (二)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 ?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社会功能(信号功能) 二、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一)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如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4.情绪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二)情绪维度的理论 1.三维理论 代表人物:冯特、施洛伯格、普拉切克 主要观点三者略有不同。 冯特(1896)) 认为情绪是由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三个维度组成的。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 这种观点为情绪的维度理论奠定了基础。 施洛伯格(1954) 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维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维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 普拉切克(1970) 情绪由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构成。 2.四维理论 代表人物:伊扎德 主要观点: 伊扎德(1977)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具有: 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等四个维度。 在认知水平上,个体能够报告出对情绪的理解程度,在行为水平上,能够报告出自身动作对情景适宜的程度。 三、 情绪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 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情绪都有独立的内部体验、生理反应和外部表现。 普拉切克将基本情绪分为8种:恐惧、惊讶、悲伤、愤怒、期待、快乐和信任。 一般认为基本情绪有4种:喜、怒、哀、惧 复合情绪 由基本情绪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情绪。 见教材P414 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基本情绪可以划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 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 有三个适应功能:支持应对、缓解压力、恢复被压力消耗的资源(心理能量) 消极情绪 是与回避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 适度的消极情绪有时是有益的。强烈和持久的消极情绪对个体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有害。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第二节 情绪和脑 一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感情神经科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是研究情绪神经机制的科学,属于生物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表明:情绪是由脑内神经回路控制。这种神经回路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 近年研究表明,控制产生情绪的神经回路存在两种系统: 趋近系统:促进欲求行为和产生与趋近有关的积极感情。 退缩系统:帮助有机体从厌恶刺激源撤退,或者组织对危险线索的适当反应,产生与撤退有关的情绪。 (一)前额皮层(PFC) 前额皮层是除额叶运动皮层和次运动皮层之外的额叶区域,包括:背侧PFC、腹内侧PFC和额框皮层,与情绪都有关系。 作用:PFC的技能不对称:左侧PFC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