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教士在西方列强
侵略中国活动中的所作所为
童 轩
内容提要: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西方传
教士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侵略的立场上,极力为
本国政府的侵华活动效力,或作“先锋”、或当“军师”、或
为“后盾”,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一支特殊的别动队。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承认,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与其说是由于宗教的原因,毋宁说是由于政治的原
因”。美国传教士伯驾则公开宣称“只有战争能开放中国
给基督”。传教士与西方侵华的经济、政治、军事侵略者
之间,传教活动与西方列强的对华侵略活动之间,形成了
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一、、参与贩卖鸦片参与贩卖鸦片
不少传教士直接参与了罪恶的鸦片贸易。当时在华
的传教士都不反对英美政府和英美商人经营毒害中国人
民的鸦片贸易。他们诡称:鸦片是无害的,就像酒对人是
无害的一样。
第一个进入中国大陆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就
2
与从事鸦片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过从甚密。从1809
年到1834年该公司被取消垄断权时为止,马礼逊始终
“忠心耿耿地为公司的利益服务”。
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充当鸦片贩子的翻译,并直接参
与了鸦片的推销活动。他曾多次出入中国沿海,参与鸦
片走私活动,同时刺探情报。鸦片战争前,郭实腊还为当
时的英国驻粤领事义律就鸦片的销路出谋划策。
由于西方传教士与鸦片贸易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
他们对于清政府的禁烟政策和举措十分关注。1839年
初,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传教士们就把注
意力集中在林则徐的身上,通过各种办法,刺探林则徐的
禁烟措施,搜集中国官方的动态,企图从思想上动摇林则
徐禁烟的决心。
为了保护肮脏的鸦片走私,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传教士们不仅参与鸦片走私,反对禁
烟,而且在鸦片战争中,充当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二二、、参与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参与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西方教会出版的书籍中关于传教士在对华侵略中的
作用直言不讳:“在殖民地修建教堂、驻扎传教士,就像在
殖民地修建兵营、驻扎侵略军一样必要。”“一个传教士抵
得上一营军队”,“与其设立九个军事据点,不如设立九个
教堂更为有效”。事实正是如此。西方列强从入侵中国
起,就把传教士作为其侵略、掠夺中国的重要工具。传教
3
士受差会派遣,要随时将自己在中国内地的所见所闻汇
报回国去,实际上他们充当了本国和其他西方列强的情
报员。美国传教士斯贝杰在他的《十字架征服中国》一书
中承认:传教士“受命把其所在地的一切情况向领事汇
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说:“这些
先锋(传教士)所搜集有关(中国)民族、语言、地理、历史、
商业,以及一般文化的汇报,将其送回国内,对于美国的
贡献是很大的。”传教士们还直接服务或参与了西方列强
发动的一次次对华侵略战争。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传教士们就与西方商人
一起,鼓吹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煽动本国和其他列强政
府使用武力叩开中国的大门。当时在华的传教士有一个
信条,就是要使中国人接受基督,唯一的办法就是战争,
要使战争“成为将耶稣介绍到中国的一种手段”。裨治文
主编的《中国丛报》连篇累牍地鼓吹战争,其中说道:“根
据中华帝国目前的态度,如不使用武力,就没有一个政府
可与之保持体面交往。”“倘若我们希望同中国缔结一项
条约,就必须在刺刀下命令它这样做,用大炮的口来增强
辩论。”该刊还发表了中国军事实力的情报调查。1840年
2、3月间,英国决定发动鸦片战争的时候,裨治文在《中国
丛报》上宣称:“时间已到,中国必须屈服或挫败。”《中国
丛报》在当时被称为“关于中国情报的矿藏”和在华商人
及传教士的喉舌。它通过制造舆论,提供情报,影响英国
4
政府的对华政策。
鸦片战争开始后,传教士们继续为英国侵略军提供
情报,有些传教士还直接到军中服役、随军进行活动。郭
实腊与马礼逊的儿子马儒翰当了英国政府的官方翻译,
分别领取年俸800英镑和1000英镑。他们成为英军中举
足轻重的“侵华谋士”。英军打进长江时,马儒翰就在英
军司令璞鼎查的军舰上。璞鼎查在镇江遇到强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