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_新闻传播中的流毒.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言_新闻传播中的流毒

流言,新闻传播中的流毒 陈娟 摘要:流言是大众随处可见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已鲜少有人注意到流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殊不知,流言实如流毒,危及的又岂止是微不足道的点滴。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体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建制,而大众媒体的舆论领导权对于民众利益及国家安全至关重要,肃清新闻传媒中的流毒势在必行。 关键词:流言 新闻传播 受众 众所周知,“流言蜚语”一词,从未出现在一个好的场合,似乎它生来就遭人鄙视,令人唾骂,但万物存活自有他的道理,虽然厌恶,但在经意与不经意间,它便充斥其间,连我们的新闻事业亦同样不能免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流言事件依旧屡见不鲜。在信 息爆炸的今天,识别信息的真伪,对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媒介机构作为信息传播的权威,一旦有流言混迹其中,不但影响媒介机构自身形象,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的羞辱。 流言,现代汉语实用词典解为:没有根据的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的话。多被别有用心者用来中伤或诽谤他人⑴。春秋屈原,因流言而遭流放,北宋呼延一家,因流言中伤而惨遭灭门。遍览古今,流言就不曾有过值得称道的业绩,因而,杜绝流言出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但可以免生事端,而且更好的遵循了新闻报道与传播的原则。 “现代传播意义上的新闻一词的出现,与其古意有较大的差别,而且也不是由其古意直接演化,引申而来的,而是在近代报刊产生后移植过来的,其最基本的涵义是新鲜、真实” 【2】由此可见,新闻与流言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流言力量之大,对受众影响之深也不得不让我们警醒。 一、流言的影响 我们已经身处二十一世纪,但我们还在面对流言比主流新闻还有力量的困境,这不能不让我们深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倘若我们不曾正视流言的危害,而纵容其发展,那么结局会是怎样的,也许只有事实才能说明这一切。非典就是最好的佐证。 2003年中国发生非典疫情,人们与之抗争,并最后取得胜利。传媒机构的表现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关注。媒体在非典带来的危机中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信息的传播如何才能作到公开透明,符合事态发展情况。这些话题都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然而,非典时期的另一个现象同样让我们关注,那就是五月份非典流言的大规模扩散。2003年5月份,正当中国政府和全国人民奋力与非典抗争之际,一股流言在湘鄂两省流传,其中湖北潜江仙桃一带与湖南宁乡望城一带流言说法基本一致,说是“当地一婴儿一出生就会说话”,内容是告诉大家放鞭炮,挂艾叶,喝绿豆汤就能有效的防止非典。据统计,这股流言在短短几天内至少扩散到了14个省份。可以想到14个省份的受众总数是多少,面对当时那种无药可治的疾病,加上半真半假的流言,生命便变的更加脆弱。在这次事件中,流言就像一个恶性肿瘤,凭借各种传播渠道,随处开花遍地结果。 2007年的“海南香蕉有毒”流言的传播,更是给海南果农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海南香蕉有毒”谣言短信最先是3月份从北方最大的香蕉集散地沈阳传开,又迅速蔓延至北京、上海等地,使海南香蕉产地价格下滑。海南香蕉的产地价格从每市斤1元左右开始下滑。至5月28日,比较好的香蕉每市斤价格最高0.6元。而普通蕉农的香蕉价格也就0.3元左右了。紧接着,又一起“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谣传,再次在“中国香蕉产业第一大县”广东龙塘镇重新上演,而这次谣言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让蕉农们欲哭无泪,望“蕉”兴叹。虽然有政府全力‘保驾护航’,媒体正面宣传等一系列救市措施,但动作还是略显迟缓,蕉农们损失惨重,专业人士估计,今年全国香蕉产业因此至少损失10个亿。 二、流言能够在新闻传播中发展的原因 流言作为一种流毒,隐匿在新闻传播中也非一朝一夕的事。那为何依然能由其发展,而不被遏制呢? 一)传播渠道为流言的保真性提供了便利 流言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传播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际传播正在被改变,这表现为人们经常借助家庭电话和手机,来进行人于人之间的沟通,这也是西方学者经常提到的机器辅助人际传播。这种通过现代通讯工具来传播流言的做法,还会使流言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较小,形成众口一词的说法,不像古代那样几经周转后面目全非,造成可信度下降。因而现代社会的流言较之古代更为恶毒。因为它的保真性很好,受众在接受到它的时候往往与其他人的信息是一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流言便转化成人们信任的媒介信息。同时,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新闻已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因为它的快捷和便利,网络新闻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形式,但由于它的大众性,“记者”也就变得大众化,新闻也随之缺少了它必备的要素,尤其是真实性的缺失。而流言也就恰好钻了网络新闻的空子。 二)新闻媒介本身存在的弊病 据新华社电,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对《中国食品质量报》社等4家报社记者站记者汪启明、孟怀虎、卜军、陈金良以新闻报道为名,向基层单位和群

文档评论(0)

ahua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