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到2020年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分析
The end…… 吉林农业大学 程林 资源环境科学(二)班 到2020年化肥施用量零增长行动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减量提效) 2015年2月17日农业部印发行动方案 国家战略 过量施肥的危害 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实现路径 目录 2 3 4 5 1 背景 面临的形势与实施的可行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肥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农民生产性投资中最大的物资性投资。存在不合理使用、盲目施肥现象,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浪费严重;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效益降低;导致土壤质量加速衰退、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直接影响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提质增效、因此,建立科学施肥体系,提高肥料资源的利用率,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我国化肥施用量快速增长,增速高于粮食产量增速 一、背景 (一)面临的形势。化肥施用不合理问题与我国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耕地利用强度高、农户生产规模小等相关,也与肥料生产经营脱离农业需求、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相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措施,也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面临的形势与实施的可行性 (二)实施可行性。 从国外的经验看,欧盟、北美、亚洲、中东部分发达国家的化肥施用量都呈现先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后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逐步走上了减肥增效、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我国的实际看,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目前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达到33%、24%和42%,比项目实施前(2005年)分别提高了5、12和10个百分点。在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同时,化肥用量增幅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全国化肥用量增长1.3%,分别比2012年和2005年低1.1和1.5个百分点。如果科学施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耕地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肥料利用率逐步提高,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化肥过多使用的不良后果 五个方面: 土壤结构变差 作物病虫害增加 化肥利用率下降 农产品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严重 土壤板结、保水保肥能力降低 利用率由40%-50%降到30-35%。化肥投入与产出比率下降。每公斤化肥产出粮食由60年代15公斤以上降到现在的不足5公斤, 瓜果不甜、米面不香,蔬菜乏味 生NOx CH4等有害气体,气候变暖,破坏臭氧层 三、过量施肥的危害 海洋污染——近海赤潮 湖泊污染 土壤污染 食品污染 2013年2月27日,南方日报以“湖南问题大米流入广东市场”为题,报道了2009年湖南万吨镉超标大米流入广东;5月16日,广州市食药监局公布18批次大米抽检结果,显示镉含量44.4%不合格,涉及6批次大米来自湖南;随着有关大米镉超标的报道,湖南省株洲、衡阳等地产大米镉超标陆续曝光,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对整个粮食行业造成很大冲击。广大国民在经历了牛奶的“三聚氰胺”、猪肉“瘦肉精”等事件之后,现在又出现了“镉米”事件,人们不禁要问:连吃饭都不安全,还有什么东西是安全的呢? 大气污染 四、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是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在减少化肥不合理投入的同时,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和施肥需要,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控肥目标任务,稳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有效推进科学施肥。 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实施方式,充分调动推广、科研、教学、企业和农民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五、实现路径与技术 控,转基因、抗性育种、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控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 替,改善化肥产品结构和器械结构,高效化肥逐步替代老旧低效农药。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