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慧琳音义》引《吕氏春秋》略考
《慧琳音义》引《吕氏春秋》略考 摘 要:本文通过对《慧琳音义》所引《吕氏春秋》与今本《吕氏春秋》的异同比较,望藉此揭橥《慧琳音义》引《吕氏春秋》的概貌,实现《慧琳音义》及《吕氏春秋》互证互补
关键词:《慧琳音义》;《吕氏春秋》;引文;略考
作者简介:李金蓉(1994-),女,重庆人,汉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2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垂相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而编写的一部著作,从诞生直到汉代都深得好评,司马迁称其“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但意外的是,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该书的研究一直较为萧条,自汉代高诱以下直到明代以前,影响最大的最通行的一直都只有高诱注本,直到清代朴学兴盛,才较有起色。《吕氏春秋》除作为先秦诸子重要著作为世人重视外,其文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吕思勉论及此书时说道:“诸子之书,或多不传;传者或非其实;欲考其义,或赖此书之存焉;亦可谓艺林瑰宝矣。”[1]今人陈奇猷先生搜遍诸家异说,比勘校订,参以己见,着成《吕氏春秋校释》,被誉为现今所出的关于《吕氏春秋》最好的注本
唐释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简称《慧琳音义》)共计一百卷,是唐代佛经意义的集大成者。该书袭用《经典释文》的体例,即逐卷将经文中需要诠释的字一一录出,注音训于其下,并广引字书及传记以明之,每条音义都先列词目,次注音释义,再印证前人注疏材料和经籍用例,由此保存了大量唐代及以前的古文献资料,在中国文献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
本文就《正续一切经音义》中的《慧琳音义》所引《吕氏春秋》与今本《吕氏春秋》(主要参考陈奇猷先生的《吕氏春秋校释》)经文作逐一对比,以揭示《慧琳音义》引《吕氏春秋》的概貌。据统计,《慧琳音义》明确注出引自《吕氏春秋》的词条共计37条,在进行对比后发现《慧琳音义》所引经文只有两条与今本完全相同,分别是:
(1)医药:《吕氏春秋》云:巫彭作医也。(《慧琳音义》卷32)
按:今本《审分览第五“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
(2)不烂:《吕氏春秋》:熟而不烂也。(《慧琳音义》卷72)
按:今本《孝行览第二“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
其余皆与今本有异,大致有文字相近、相通、相异、相混、误引等几种情况,兹分列如下:
一、与今本文字相近或相通
(1)?i息:《吕氏春秋》曰:万世犹如一瞬目者也。(《慧琳音义》卷3)
瞬息:《吕氏春秋》曰:万世犹如一瞬目也。(《慧琳音义》卷12)
按:今本《季冬纪第十“夫死,其视万岁犹一?i也。” “岁”与“世”,二字义近同。陆德明《经典释文》:“王云:世,岁也。万物以岁为世。”《慧琳音义》在这几条训释中将“?i”与“瞬”通用。《庄子“?i字又作瞬”。《庄子》释文云:“瞬,动也”,《说文》:“?i,开阖目数摇也。”“瞬目”与“?i”同义
(2)蚌蛤:《吕氏春秋》云:蚌蛤,阴虫也。月望则蚌蛤实,月晦则蚌蛤虚,相感也。(《慧琳音义》卷14)
按:今本《季秋纪第九“月也者,群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虚”与“亏”二字义近同。高诱注:“虚,蚌蛤肉随月亏而不盈满也。”《说文》:“亏,气损也”,引申为一般的缺?p不完满,如《列子“损盈成亏,随世随死”。“相感也”,未见于今本,疑为慧琳自己所增
(3)?Q石:《吕氏春秋》云:?Q石能召铁是也。(《慧琳音义》卷31)
按:今本《季秋纪第九“慈石召铁,或引之也。”“慈石”与“磁石”通用,例如:《淮南“慈石能召铁”;《鬼谷子“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
(4)凌轹:《吕氏春秋》云:轹诸侯也。(《慧琳音义》卷80)
陵轹:《吕氏春秋》云:陵轹诸侯也。(《慧琳音义》卷84)
按:今本《慎大览第三“干辛任威,凌轹诸侯。”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史记》凌轹,《汉书陵轹。”
(5)蛩?J:《吕氏春秋》云:北方有兽,其名?p,前足似兔,?m则顿,走则颠。(《慧琳音义》卷96)
按:今本《慎大览第三“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陆德明《经典释文》:“趋,本又作?m。”黄焯《经典释文汇校》:“唐写本作?m。趋,正字;?m,后出字。”《字汇“蹶,同?p。”
(6)?l火:《吕氏春秋》云:突泄一?希?焚宫烧积是也。(《慧琳音义》卷59)
按:今本《似顺论第五“突泄一?希?而焚宫烧积。”《文选“海内?Y飞景附。”李善注:“?Y与?瞎抛滞ā!敝炜∩?《说文通训定声》:“?Y,假借为?l。”可见“?稀庇搿帮l”音义相通
二、节取或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