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中爱情隐喻哲学基础探究
《诗经》中爱情隐喻哲学基础探究 摘要:《诗经》中存在着众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爱情诗,反映了《诗经》时代男女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该研究从认知角度出发,对《诗经》中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围绕体验哲学和阴阳学说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并以《诗经》中的典型爱情诗句加以说明,为《诗经》爱情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诗经》;爱情隐喻;体验哲学;阴阳学说
一、引言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篇,特别是在《国风》中。据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现在学术界公认的爱情诗有70余首。这些爱情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变,语言通俗易懂,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先民们的爱情婚恋观。《诗经》爱情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用比兴手法,即通过其他的事物或现象来描写爱情这一目标体。学者们对《诗经》中爱情诗的研究著述颇为丰富,本文拟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之上,从认知角度,对《诗经》中爱情诗的隐喻表达进行研究,探析《诗经》中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以期丰富对《诗经》的已有研究,拓宽其研究领域
二、《诗经》中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
《诗经》中的爱情表达多采用“比”和“兴”的表现手法,而这两者都涉及语义或概念的跨域映射与使用。《诗经》中的爱情隐喻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而概念隐喻理论又强调体验哲学在隐喻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已有的对《诗经》中不同类型爱情隐喻的分析与研究,发现《诗经》中爱情隐喻的哲学根基为体验哲学和阴阳学说
(一)体验哲学
体验哲学认为空间概念、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是人类最重要的隐喻源,因此人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常把人的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中国传统医学和哲学都认为“心”是人体生理结构中最重要的器官,从根本上控制着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因此,在《诗经》爱情诗的概念隐喻表达中,大量存在着用“心”作为始源域来隐喻地表达爱情的现象
(1)爱情是心或心的产物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
古人认为一切情感皆由“心”发,“心”是产生各种情感活动的源头,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古今汉语中都存在的对爱情的概念化的方式,例如:现代汉语中也有“心爱”“心心相印”“心动”等用“心”作为始源域来概念化爱情的表达方式。在上述诗句中,“爱情”通过“心”来描述,有关“心”的相关特征被投射到目标域“爱情”中去,而使抽象情感“爱情”得到具体化的理解与阐释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绝大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经验和身体体验,经验在隐喻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诗经》产生的时期,中国正值农耕文化时期,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人们从事的主要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社会劳动。因此,《诗经》爱情诗的概念隐喻表达中,多以农业产品或农业生产活动作为始源域或喻体来概念化爱情,这与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经验是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人们的相关社会劳动经验为《诗经》爱情诗中各种概念隐喻提供了基础
(2)爱情是农业产品或农业劳动事件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卫风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
纵观《诗经》,以农产品或农业活动事件来概念化爱情的表达也不在少数。如上例中,分别以“贸丝”“采葛”“采萧”“采艾”等事件来概念化爱情。我国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古人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基本上都与农业相关,这种生活方式和经验决定了人们的爱情表达方式也多与农业活动或农业产品紧密相关
(二)阴阳学说
中国文化深受“阴阳理论”的影响。“阴阳学说”主张阴阳结合和阴阳平衡,认为一切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事物都可以构成一对阴阳关系。男人和女人,分别作为阴阳学说中的“阳”和“阴”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所以,在概念化爱情时,会有“爱情是成对事物的相互结合”“爱情是依附关系”的隐喻性表达
(1)爱情是成对事物的相互结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
爱情发展的最终结果便是两人终成眷属、结为夫妻,以成对事物的相互结合,比如:“雎鸠”“雉鸟”等来隐喻性地表达爱情,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的希望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古人淳?恪⒏呱械陌?情观和恋爱观
(2)爱情是依附关系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召南
南有?湍荆?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国风?湍尽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房屋构造及识图》及《建筑CAD》课程内容改革探析.doc
- 《指南》背景下科学培养幼儿前书写技能探索.doc
- 《指南》背景下幼儿音乐兴趣培养策略探究.doc
- 《插花艺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及探索实践.doc
- 《政治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doc
- 《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中新课导入方法探究.doc
- 《扫把帚上沉思》王佐良译本修辞标记探析.doc
- 《工业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 《德伯家苔丝》悲剧浅析.doc
- 《数控加工工艺》有效教学探究.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最近下载
- 2024版《食品微生物学》电子教案 .pdf VIP
- 系统架构设计师.docx VIP
- 9宫格数独题56道(入门级数独练习,初级简单).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doc
-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让推测更准确.docx VIP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
- 2024年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170题(含答案).pdf VIP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志愿服务管理五常法.pdf
- 2024年全国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