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经济政策.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制度在社会中具有更为基础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根本因素。 ;土能生万物;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3. 封建社会:;; 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土地兼并;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魏书·食货志》 ;“……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苦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二.“重农抑商”; 末事(商业活动)不禁,…… 而游食者众,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商君书》;2. 西汉的抑商政策;3. 明清的重农抑商;4、评价:;主题一 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 【探究讨论】 材料一 秦代规定:“什伍皆有长”“使民无得擅迁”,实行“连坐”。明代法律规定:离乡百里,必须持“路引”,即离乡的证明。;材料二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汉代晁错 ;材料三 朕(雍正帝)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思维点悟】 一、全面认识“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客观原因——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根本原因——巩固封建统治; 直接原因——保证封建赋税征收和徭役的征发; 重要原因——使农民保持朴实本质、思想简单,便于控制。; 2.措施:重农——奖励耕织,抑商——制止弃农经商;国家实行重要商品专卖,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实行歧视性的政策法令,如抑制中小商人的“贱商令”。汉朝,禁止商人穿丝绸、乘车骑马,也不许其子孙为官。; 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思考; 3.影响: (1)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小农经济,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2)消极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从政府行为与经济自身规律来看,抑商政策过多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破坏了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 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闭关锁国”政策;清廷限制商人出海贸易的规定;清代《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主题二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而为寇,郡县以闻。遂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材料二: 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2.据材料二,分析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说明 了什么。 提示:(1)看法: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 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 (2)说明: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