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_i_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pdfVIP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_i_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_i_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2006 年 8 月  矿  床  地  质 第 25 卷  第 4 期 Aug. , 2006 M IN ERAL D EPOSI TS Vol . 25  No . 4   文章编号 :0258- 7 106 (2006) 04- 0337- 22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 : I . 主碰撞造山成矿作用 1 2 2 3 4 5 2 6 侯增谦 ,杨竹森 ,徐文艺 ,莫宣学 ,丁  林 ,高永丰 ,董方浏 ,李光明 , 2 7 3 2 2 2 7 1 曲晓明 ,李光明 ,赵志丹 ,江思宏 ,孟祥金 ,李振清 ,秦克章 ,杨志明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北京 100037 ;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 3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100083 ; 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  100085 ; 5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3 1 ;6 中国 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 10082 ; 7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摘  要  大陆碰撞与成矿作用是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前沿 。与板块构造成矿作用研究相比 ,大陆碰撞造山 带的成矿作用研究则明显薄弱 。文章以青藏高原主碰撞带为对象 ,研究了印度 —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与区域成矿 作用的耦合关系 ,并初步建立了主碰撞造山成矿模型 。研究表明 , 印度 —亚洲大陆主碰撞始于 65 Ma ,延续至 4 1 Ma ,形成了以藏南前陆冲断带 、冈底斯主碰撞构造- 岩浆带和藏北陆内褶皱- 逆冲带为特征的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主 ( ) ε 体 。伴随陆- 陆碰撞 ,在冈底斯带相继发育 ①壳源白云母花岗岩- 钾质钙碱性花岗岩组合 66~50 Ma 、②+ Nd花岗岩 ( ) ( ) ( ) - 辉长岩组合 52~47 Ma 和 ③幔源玄武质次火山岩- 辉绿岩脉组合 42 Ma , 以及大面积分布的巨厚 5000 m 的林子 ( ) ( ) ( ) 宗火山岩系 65~43 Ma ,反映深部相继发生大陆碰撞和板片陡深俯冲 65~52 Ma →板片断离 52~42 Ma →板片 ( ) 低角度俯冲 40 Ma 等重要过程 。在主碰撞期 ,初步识别出4 个重要的成矿事件 : ①与壳源花岗岩有关的 Sn 、稀有 金属成矿事件 ,在藏东滇西形成腾冲 Sn 、稀有金属矿集区; ②与壳/ 幔花岗岩有关的 Cu-Au-

文档评论(0)

liangyue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