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第九 多因素方差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PSS第九 多因素方差分析

第九讲 多因素方差分析;对两个及以上分类变量或可能出现的协变量与一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统称一元方差分析,即针对一个因变量的分析;只考虑主效应,不考虑交互效应及协变量 考虑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但不考虑协变量 考虑主效应、交互效应和协变量;死维侠犬延裕骋蹋斜晴通暂涕累染邹陨绞矮宇诬独哑颓肋射茅官连粒拯叛SPSS第九 多因素方差分析SPSS第九 多因素方差分析;只考虑主效应;实例1 之前的分析发现受访者的性别会影响其月收入,教育程度也会影响月收入,那么这里的问题是,当我们控制了其中一个变量后,另一个变量对月收入的单独影响是否仍然显著,也就是性别和教育对月收入的主效应是否显著?;步骤1:点击“univariate”,弹出对话框;步骤2:选择因变量(只能选一个)和自变量;步骤3:点击“Model”,弹出对话框;步骤4:在Model中选择Custom,在Build Term中选择Main effects;步骤5:将性别和教育变量选入右侧Model;步骤6: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7:点击Plots,弹出对话框;步骤8:将教育变量作为横坐标;步骤9:将性别变量作为两条不同水平线;步骤10:点击Add;步骤11: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12:点击OK,出现结果一;结果二:均数图;考虑交互效应;实例2 在例1中,我们分析了性别和教育变量对受访者月收入的主效应,但进一步的问题是,对于不同教育水平的受访者而言,性别对月收入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即在性别和教育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步骤1:点击“univariate”,弹出对话框;步骤2:选择因变量(只能选一个)和自变量;步骤3:点击“Model”,弹出对话框;步骤4:在Model中选择Custom,在Build Term中选择Interaction;步骤5:将性别和教育变量分别选入右侧Model;步骤6:将性别和教育变量同时选入右侧Model;步骤7: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8:点击Plots,弹出对话框;步骤9:将教育变量作为横坐标;步骤10:将性别变量作为两条不同水平线;步骤11:点击Add;步骤12: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13:点击OK,出现结果一;结果二:均数图;结果解释;考虑协变量;实例3 在例1和例2中,我们分别考察了性别和教育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但是,除了这两个分类自变量的影响外,我们还想知道在控制了性别和教育变量后,年龄这一连续变量是否也对月收入产生影响?;步骤1:点击“univariate”,弹出对话框;步骤2:选择因变量(只能选一个)和自变量;步骤3:选择年龄作为斜变量;步骤4:点击“Model”,弹出对话框;步骤5:选择Custom和Interaction;步骤6:将性别、教育和年龄分别选入右侧Model;步骤7:将性别和教育变量同时选入右侧Model;步骤8:点击Continue,回到主对话框;步骤9:点击OK,出现分析结果;结果解释;练习题

文档评论(0)

gm8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