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师傅”的企业发展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师傅”的企业发展历程 来自: 创业之家论坛(/)   1992年,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上市。   2005年,全世界人每吃掉五包方便面,就有一包是“康师傅”。   从乡村制油小作坊,到年销售额300多亿的,大型食品工业集团,是谁一手创造了“康师傅”的奇迹?   从全球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到集食品、零售、餐饮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康师傅”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康师傅”创始人魏应行做客《台商故事》,讲述创业的曲折经历。   [演播室]康师傅不姓康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台商故事》。我们要给大家讲的是康师傅的故事。康师傅不姓康,康师傅姓魏,为什么的魏师傅会创办了康师傅,在康师傅的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们先来认识康师傅的创始人魏应行先生,魏先生你好。当时为什么想起叫康师傅,没叫魏师傅。   魏四:康吧,应该作食品从健康趋向,康这个,而且康在我们,小有迷信,在品牌里面秘密里面,康是扬音。取这个名字就比较向上,向扬。这样一个名字,师傅是一个在北方很普通的一个尊称,所以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之后,大家反而非常耳熟能详,非常容易沟通。这个我觉得名字取得不错。   主持人:是不是有人真的会以为您姓康,叫您康师傅。   魏四:应该普遍有这样的,有这样的感觉,康师傅的老板姓康。   主持人:其实不论是魏师傅还是康师傅,刚来的大陆的时候都不是很顺利,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当年魏先生刚才到大陆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导视:初到大陆,就赔掉了上亿家产。(差点卷铺盖走人)   失败的卖油郎,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食品业的大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接下来请收看“康师傅”的创始人,魏应行的创业故事。   [小片一]接连投资失利   解说:1988年10月的一天,在香港飞北京的747班机上,一个28岁的台湾小伙,显得兴奋而又不安。飞机就要降落在北京首都国国际机场,这将是他第一次踏上首都北京的土地。   他就是魏应行,魏家四兄弟中最小的一个。魏家四兄弟在台湾经营着一个小油脂加工厂,为了把事业做大,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魏应行,被哥哥们推举来大陆寻找商机。   怀揣着家人筹来的一亿五千万新台币,初次来到大陆,魏应行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里有12亿人口的大市场。   采访(魏应行):这里对有拼搏精神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   一到大陆,魏应行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到各地考察市场,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半年后,他在北京落下了脚。   因为在台湾做的是油脂加工生意,魏应行很习惯地从油上面寻找商机,他看到,当时京城老百姓都在用着散装的食用油,于是,他很快想到要开发一种带包装的食用油,创立来自台湾的食用油形象。   1990年,在北京友谊宾馆,魏应行在大陆的第一家企业,“顶好”食用油公司挂牌成立,“顶好清香油”开始上市销售。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魏应行特地请来了,当时正在大陆热播的电视剧,《星星知我心》中“妈妈”的扮演者,吴静娴做广告。很快,“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的广告语,就深入人心。   不过,就在魏应行为广告效果庆幸的时候,顶好清香油却遭遇了滞销,不得不全部收回。魏应行满腔的创业热情,遭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   采访腾:顶好清香油,这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市场不够成熟,所以我们当时来了之后,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教育消费者,告诉消费者说,未来可能大家都有机会来吃所谓的包装油,因为那个时候都是打散油,从早期的粮油配给的方式,计划经济这样子的一个分配,那是早期。但是未来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之后,可能这种油脂都会透过更方便的销售的方式,也就是所谓包装油的方式,做了一些改变,我们认为,这个是未来很有机会的,但是也出乎我们当时想像以外的,就是这个时间来得比较慢。   解说: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用的都是8角钱一斤的散装油,而售价2元钱一斤的“顶好清香油”质量虽然很好,价格却大大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顶好清香油叫好不叫座。   魏应行的第一笔投资就遭遇惨败,然而,随后坏消息又接踵而至,在其他几个地方的投资项目,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到大陆的第三年,魏应行几乎赔光了,当初带来的1亿5千万新台币。当初那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人,此时也变得有些迷茫了。   魏四:遇到了一些挫折,想要卷铺盖走人。   [演播室]   主持人:当时一亿五千万,相当于差不多是人民币是。   魏四:大概应该一亿五千万大概等于现在四千万人民币。   主持人:其实当时你们就是说你们的推广作了非常的多非常的好,但事实上进入市场的状态不是好。   魏四:顶好清香油,我们讲顶好清香油来得早,康师傅来得巧,大概是这样的概念,当然顶好清香油主要当时是国家还处于比较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型的过

文档评论(0)

wxiw5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