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荆州学派.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时期的“荆州学派”??2012-09-05 17:31:48|??分类:史学研究 |??标签:三国??荆州学派??经学家??刘表??庞统?? |字号大中小?订阅融汇与创新:三国时期的“荆州学派”?作者:夏日新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核心提示】宋忠的《周易注》和《太玄经注》摒弃了象数占验的易学传统,而注重文字的阐释和文意的理解,开辟了易学的新道路。荆州学派质朴清新的学术风气对后来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荆州学派是三国时期在荆州地区形成的一个经学流派,它虽是战乱年代在一个区域形成的学术流派,却承上启下,开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的学术潮流。?全国的学术中心?自汉献帝初平元年到建安十三年,在刘表统治荆州期间,与黄河流域群雄混战的局面相比,荆州出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局面,从而吸引了大批北方难民迁徙至荆襄地区。从关西、兖、豫迁到荆州的才士儒生数以千计,刘表积极救助这些落难的知识分子,或延揽他们从事学术研究,或聘请他们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在荆州州学里,集聚了当时全国知名的学者。刘表在荆州设立的学校,从教的儒士有三百多人,在州学就学的生徒有千余人,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也远超出郡国学校的范畴,使荆州代替洛阳成为全国的学术中心。?当时负责荆州官学的官员是宋忠。宋忠,章陵(今湖北枣阳)人,曾任荆州五业从事。五业即五经,五业从事主管学校和著述。宋忠在荆州筹办州学,组织儒生编写《五经章句后定》作为教材。他本人是古文经学大师,著作有《周易注》十卷、《世本》四卷、《法言注》十三卷、《太玄经注》九卷。建安十三年,荆州归附曹操后,宋忠随之北迁,在北方仍聚徒教学,王肃曾从其问学,并在宋忠的影响下重新为《太玄》作注。?在荆州州学教学的外地学者有綦毋闿,史称其为“耆德故老”,生平事迹不详。另如颍容,《后汉书·儒林传》中记载:“颍容,字子严,陈国长平人也。博学多通,善《春秋左氏》……初平中,避乱荆州,聚徒千余人。刘表以为武陵太守,不肯起,著《春秋左氏条例》五万余言。建安中卒。”颍容聚徒千余人讲学的地方,就是在州学。?颍川人司马徽(字德操),《三国志·尹默传》中记载:“尹默……梓潼涪人也,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经史,又专心精于《左氏春秋》。”尹默一同受学于司马德操、宋仲子,说明二人都执教于州学。司马徽不仅精通古文经学,还精通天文术数,因此刘表、刘备、刘琮都曾登门拜访,征询其对天下大势的看法。?荆州聚集各种人才?荆州州学的课目很全面,除了六经外,还有天文历法、刑法、兵法等,这些课目能开齐全,是因为荆州当时聚集了各种人才。如杜夔精通音律,丝竹八音,曾在东汉朝廷担任过雅乐郎,避难来到荆州,刘表命他和孟曜整理雅乐;邯郸淳,博学有文才,尤其精通文字学;梁鹄,著名书法家,东汉末年曾担任选部尚书。当时,这些人均在荆州并受到刘表的礼遇,都被聘请到州学讲学。?州学的学生,主要是官员的子弟和年轻的下级官员以及外地来荆求学的青年。史载司马徽的学生有庞统、向朗、刘廙、李撰、尹默等,向朗在荆州跟从司马徽学习时,与徐庶、庞统关系亲密,而徐庶又与诸葛亮、石韬、孟建来往密切,可见这些人当时均在州学学习。?庞统、向朗、刘廙是荆楚大族子弟,诸葛亮、徐庶、石韬、孟建、尹默、李仁等则是外地流移到襄阳的青年才俊。庞统是襄阳人,伯父庞德公是襄阳名士,刘表曾亲自延请其出来做官被拒,庞统后为南郡功曹,此职多为当地大族子弟担任。向朗是宜城人(今属湖北),家族子弟众多,后随刘备入蜀任高官。向朗晚年潜心学问,成为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刘廙是南阳安众(今河南邓州西北)人,其兄望之被刘表辟为从事,此职务一般也由当地大族子弟担任。尹默、李仁都来自梓潼涪县(今四川绵阳东),后又都返回益州,尹默先后为益州劝学从事、蜀汉国太中大夫。李仁的儿子李撰继承父业,在州讲论五经,官至中散大夫。从州学的师资力量到其毕业生的活跃,不难想象荆州州学当日的辉煌。?经学教材《五经章句后定》?刘表时期的荆州在我国学术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还有当时编撰而成的经学教材《五经章句后定》。《全三国文》卷五十六《刘镇南碑》中记载:“深愍末学,远本离质,乃令诸儒,改定五经章句,删划浮辞,芟除烦重。赞之者用力少,而探微知机者多。”汉代经学的传统是死守章句之学,作烦琐的考证。因而一直遭到后人的诟病,也有人在尝试简化,但只是个别学者对某一经而作,至刘表才开始集合众多学者之力,对《易》、《尚书》、《诗》、《礼》、《春秋》五经一起进行删繁就简的工作,为学校提供一套简明实用的教本,使生徒能够在短时间内通晓经义。唐初修五经正义,正是仿效此种做法。?正由于《五经章句后定》是集合各家学者所完成的著作,因此,它也打破了门户之见,广泛地吸纳各种学术流派的成果。两汉以来,经学中一直存在今古文之争,但占统治地位的一直是今文学派,列

文档评论(0)

gdme4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