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八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正确朗读课文,能借工具书和注释翻译课文。 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文言文,属山水小品文,文章以书信的形式,描写了富阳至相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绘,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品味文章优美精妙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领会作品的自然美及作者寄情山水的高尚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通过百度搜索视频和音频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和重点字词的读音、句子停顿。 2、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学习文言文的常识以及课下注释理清文章结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来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一)导入。 1、教师通过 [百度图片搜索] 富春江美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5%AF%8C%E6%98%A5%E6%B1%9F%E5%9B%BE%E7%89%87f=3oq=%E5%AF%8C%E6%98%A5%E6%B1%9Frsp=0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二、关于作者(百度百科吴均简介)/view/36690.htm 三、教师运用百度搜索《与朱元思书课前预习题》,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文下注释完成,教师明确答案。/view/2beb41f5f705cc1755270941.html, 二、学习·研讨 (一)初读感知:教师百度视频搜索《与朱元思书》视频朗读。/programs/view/xZAuGSvh0tE/ 提醒学生读准字音、停顿;读懂句意,积累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文结构,品味语言特色。 1、朗读:教师百度MP3搜索《与朱元思书》名家朗读。学生听读完成教师提问。 /?__m=mboxCtrl.playSong__a=%24%24%24%24%24%24%E4%B8%8E%E6%9C%B1%E5%85%83%E6%80%9D%E4%B9%A6%20%E9%9F%B3%E9%A2%91%E6%9C%97%E8%AF%BB%24%240#loaded 教师提问: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描写的山水的特征?为什么?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明确: 异:①文章是从哪两种状态描写了富春江水的特点的? 明确:动静结合;写了水之清,水之急都突出了富春江水“异”的特点。 ②静态描写水的哪些方面?动态描写水的哪个方面?(要找出对应的语句) 明确:①静态:A,水色——水皆缥碧;B,水清——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或用前四句即可表明水清) ??????②动态:?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文章有没有直接写水深?“千丈见底”是不是写水深??可见写水清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明确:没有,“千丈”是写水深,可是“千丈见底”就是写水清了。以深度写水清为间接描写。 ④本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和夸张;生动形象的突出了水清、水急的特点。 ⑤《三峡》中的哪句描写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确: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奇:①作者写奇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写了哪几种景物?? ?明确:视觉:高山寒树、轩邈成峰;听觉: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转不穷、猿叫无绝四种。? ②作者写“奇山”用了怎样的手法? 明确:衬托,如以动衬静;以观者感受衬山势之奇,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③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明确: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三)教师再次播放音频朗读,让学生再次领略富春江美丽的风光,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wjp0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