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9正常分娩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1.9正常分娩1重点讲义

* * * * * * * * * * 胎儿颅骨及颅缝 2.胎头径线  ①双顶径: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约为9.3cm; ②枕额径: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离,11.3cm; ③枕下前囱径:前囱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5cm ④枕颏径: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囱顶部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3.3cm。 胎头构造及各径线图 (二)胎位 头位时,可检查矢状缝及前、后囱确定胎方位。 (三)胎儿畸形 脑积水等 四.精神心理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常分娩 分娩(delivery):妊娠28周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娩出的过程。 早 产:28周~不满37周; 足月产:37周~不满42周; 过期产:42周及以后分娩者。 第一节???? 分娩动因 一.内分泌控制理论 前列腺素(postglandin)  缩宫素(oxytocin)  雌激素及孕激素(E2 and P) 二、神经介质理论  三、子宫膨胀理论  第二节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心理因素 如能相互适应,分娩则能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即为正常分娩。 一、产力 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子宫收缩力(宫缩)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 肛提肌收缩力。 (一)子宫收缩力(宫缩) 作用:迫使宫颈短缩、子宫颈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及胎儿、胎盘娩出。从分娩开始一直持续到分娩结束。 子宫收缩力特点: 1.节律性  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节律的阵发性收缩,阵缩由弱渐强,维持一定时间,随后再由强渐弱,直到消失。 临产后正常宫缩节律性示意图 2.对称性和极性: A.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子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然后向子宫下段扩散,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 B.极 性:子宫收缩力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弱,宫底部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两倍。 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和极性 3.缩复作用 体部收缩,肌纤维缩短变宽,重新松驰时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 缩复作用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子宫颈管逐渐展平。 (二)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第二产程的重要辅助力量。宫口开全后,胎先露部或前羊水囊压迫骨盆底组织及直肠,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动作,产妇主动屏气,腹肌及膈肌强力收缩使腹内压增高。 (三)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内旋转作用;当胎头枕骨露于耻骨弓下缘时,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 二、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一)骨产道 通常指真骨盆,骨产道的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三个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四条径线 ? (1)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形 ①入口前后径:约11cm。 (真结合径) ②入口横径?:约13cm。 ③入口斜径 :约12.75cm。 中骨盆平面 (2)中骨盆平面 ? 是骨盆腔内的最窄平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 ①中骨盆前后径 ?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骨下端连线。平均值约为11.5cm。 ②中骨盆横径 两坐骨棘之间的距离,平均值约10cm。 (3)骨盆出口平面 两个三角平面组成。 ①出口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的距离(9.5cm)。 ②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9cm。 ③后矢状径:9 cm ④出口横径+后矢状径应>15cm。 骨盆出口平面 2.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1)骨盆轴 为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又称产道轴。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娩出。 (2)骨盆倾斜度 60度 产道的形成及产轴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