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doc

浅谈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压力容器的两种设计方法,指出分析设计方法虽然相对复杂,但较常规设计方法更安全更经济,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方法的应用及各种功能软件的使用它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wo kinds of pressure vessel design methods and points that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nd more economical,but saf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s will be more widely used.   关键词:压力容器;常规设计;分析设计   Key words: pressure vessel;conventional design;analysis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H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66-01      压力容器是化工、冶金、轻工、纺织、机械以及航空航天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承压设备。尽管各类压力容器设备功能各异、结构复杂程度不一,但一般可将其分解为筒体、封头、法兰、开孔、接管、支座等部件。   压力容器及其部件的两种设计方法分别是常规设计和分析设计。   常规设计是以弹性设计准则为基础,以壳体的薄膜理论或材料力学方法导出容器及其部件的设计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均以显式表达,给出了压力、许用应力、容器主要尺寸之间的关系。它包含了设计三要素:设计方法、设计载荷及许用应力,但这些并不是建立在对容器及其部件进行详尽的应力分析基础之上。如容器筒体,是采用“中径公式”(根据内压与筒壁上均匀分布的薄膜应力整体平衡推导而得),一般情况它仅考虑壁厚中均布的薄膜应力,不考虑其它类型的应力,如对弯曲应力,只有当它特别显著、起主导作用时才予以考虑。实际上,当容器承载以后器壁上会出现多种应力,其中包括由于结构不连续所产生的局部高应力,常规设计对此只是结合经典力学理论和经验公式对压力容器部件设计做一些规定,在结构、选材、制造等方面提出要求,把局部应力粗略地控制在一个安全水平上,在考虑许用应力时选取相对高的安全系数,留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因此,常规设计从本质上讲,可以说是基于经验的设计方法。   工程实际中我们用常规设计的观点和方法解决了很多问题,但也有一些问题无法解释,因为常规设计只考虑弹性失效,没有去深究隐含在许用应力值后面的多种失效模式。   分析设计以详细的应力分析报告为设计依据,以严格的选材与工艺质量为保证。它采用以极限载荷、安定载荷和疲劳寿命为界限的“塑性失效”与“弹塑性失效”准则,采用最大剪应力理论来确定受压元件的尺寸,考虑各种载荷条件可能的组合,以弹性力学薄壳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计算,将应力根据其起因、来源、作用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总体薄膜应力、边缘应力、峰值应力等,并对其进行准确全面计算,按照不同应力引起的不同破坏形式,分别予以不同的强度限制条件,以此来对元件的厚度进行计算。另外,在JB4732-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中,对材料、制造、检验、制造厂的资格审查等都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容器中存在的边缘效应、开孔接管、支座、附件连接等局部不连续使器壁应力分布不均匀,局部应力有时会比基于薄膜理论的简化公式算出的应力高好几倍。在设计上,我们如果采用常规设计,按最大应力点达到屈服极限才认为失效,把最大应力限制在许用应力一下,对大部分低应力区来说不需要这么大的承载潜力,就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如果不考虑应力集中,只按简化公式的薄膜应力进行计算,又会造成应力集中区出现塑性变形,在反复载荷作用下还可能出现裂纹,导致安全事故。显然,如果我们采用分析设计,对容器进行全面的应力分析,根据容器及其部件的应力分布,对“症”下“药”,该厚处就加厚该薄处就减薄,不仅能确保容器的安全性还可以节省材料。   一些关于弹性力学板壳理论的专著提出壁厚与曲率半径之比小于0.05的壳体为薄壁壳体,大于0.05的为厚壁壳体。对于薄壁壳体,壳体内外壁产生的应力大小相差不多,我们可以采用常规设计的方法,假设沿壁厚分布的应力是均匀分布的,采用“中径公式”计算壳体的应力与实际应力值相差不大。但在厚壁壳体中,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因为这种情况下其内壁与外壁产生的应力值差别较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