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视角 两种感受———解读鲁迅的短篇小说《社戏》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它和同期的《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同时出现在小说集《呐喊》中。《狂人日记》等是直接指斥现实的战斗檄文,而《社戏》描绘的却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我认为这是鲁迅用另一种方式来述说自己的理想。
小说写的是我厌倦于在北京看戏的两次经历,回忆起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处处洋溢着夏天的温馨,一切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
他早年初离家时,在给亲人的信中说“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仰。”(《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故乡山水美景,深深植根于鲁迅的心田,远行在外,遇到风波,自然想起过去——他的心灵深处永远眷恋着的那份不渝的乡情。
一、成人眼里的京剧“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十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这是《社戏》开头的第一段。
作者口中的中国戏显然不是社戏,通过下文一个朋友说“北京戏最好”,“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可以看出,鲁迅指的是京剧。鲁迅对后十年看的两回京剧全然没有好印象,他眼中京剧的锣鼓是“冬冬喤喤的敲打”,戏服是“红红绿绿的晃荡”,戏园子也是“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长凳如同“私刑拷打的刑具”,苦等叫天不来,看戏也怕被认为浅陋粗疏而不敢问定章……所有的这一切,都极不合鲁迅的口味,及至从戏园中挤出,才感觉清爽的夜气“沁人心脾”,仿佛第一遭遇着北京这样的好空气。叶世祥在《都市人的乡愁》中对此有评论说“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凄凉,在两次看京戏过程中体味得悲悲切切。嘈杂紊乱的都市生活中萌生的疲惫、厌烦,甚至恐惧的情绪也渲染得淋漓尽致。”
两次看京剧是如此感觉不好,自然使鲁迅联想起小时候看的好戏。人们常说,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的。鲁迅对京剧的不满更使他怀念起家乡社戏的好来,后文所描写的社戏几乎都是与京剧对比。
二、儿童目光中的社戏首先交待了可以有机会接近社戏的原因———每年可以跟母亲去外祖母家住几天。虽然外祖母的家是极偏僻的临河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比起城镇的富足来,这里贫乏得可怜。但物质上的匮乏并没使作者不满,相反,这正是农村所特有的———越偏僻的地方,越物资不太丰富的地方,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就越浓。所以在鲁迅看来是“乐土”,因为在儿童的眼光中,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诗经中拗口的古诗了。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农村人特有的好客、淳朴气息扑面而来。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小朋友们也减少工作一起来游戏。打了辈分上的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钓虾、放牛这种水乡特有的活动在乡村的孩子看来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在城镇长大的孩子眼中都是新鲜的,而且无比有趣。
“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由前文看京剧无比厌倦而巴不得离开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好事多磨,越是盼望的东西,一时难以实现,便倍加失落。而一旦得到了,就会格外珍惜,处处看出它的好来。从早上就叫不到船,所以就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因为不能到赵庄去看所盼望的社戏。而当双喜大悟地提议用八叔的航船时,排除了顾虑,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忽然柳暗花明,可想而知有多欣喜,于是“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下文的描写极尽水乡诗意之美,中学时就曾要求背诵。其语言也是非常有韵味的,读来满口留香。孙伏曦说过,“看过《社戏》中的彩色,可知《呐喊》的作者除解剖刀一般的铁笔以外,还有生动的画笔。”的确,在看社戏一段的描写中,鲁迅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水乡画面。我不知该用水墨画还是用水彩画来形容它。用水墨画吧,但那豆麦地是碧绿的,灯火光中的戏台像被红霞罩着,戏台上的人物是红红绿绿的……鲜明的色彩触碰着人们的眼球。若用水彩画,又不能完全突出水乡那特有的清淡、闲适。我本人还是更倾向于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一是因为水墨画讲究一种意境,有些东西是通过画其他事物表现出来的,比方说水。二是我觉得在夏夜航船看戏这一节中,月光下的景物用水墨画更合适,“白篷的航船,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乌篷的船……”这一切其实用浓淡不同的墨便可以完全描画,而且有一种水乡特有的韵味。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编外人员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环境微生物学》电子课件 2进化.ppt VIP
- 13S201_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_消防图集(1).pdf VIP
- 甲亢患者的药物治疗与饮食指导.pptx VIP
- 15ZJ512 卫生间和厨房.pdf VIP
- 2025铣工(高级技师)技能鉴定精练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docx VIP
- 2025-2030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秋天的树叶》教案反思.docx VIP
- 202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pdf
- 小学体育课程中民间体育游戏的发掘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