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轮复习第十一课宋明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一轮复习第十一课宋明理学重点讲义

* 宋明理学 背 景 内容 评价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②佛教盛行和道教的传播,使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 ③隋朝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唐朝时奉行三教并行政策,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④儒学本身的缺陷。⑤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①实质:利用封建道德维护专制统治 ②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③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④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含义: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②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代表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陆九渊: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③反省内心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二程: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③格物致知。 朱熹:①提出理气论;②存天理,灭人欲;③“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影响:①南宋的官方哲学②科举考试教科书③影响深远,“朱子学”④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 ?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内容 ?理;仁、礼;唯心主义 实质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从欲求 影响 都压制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异 对理的具体认识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 ?理是内在的“心”,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达到理的途 径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理学”和“心学”不是继承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心学”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封建伦理道德、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秩序等都是天理,是永恒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移易的,是不可改变的。 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们要通过自我修养克制欲望,要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要循规蹈矩安分守己。 遵从三纲五常,使自己的一切言行符合“天理”,实际就是每个人的言行要符合现存的统治秩序,应绝对服从于现行的统治秩序。 “存天理,灭人欲” 体会:“存天理灭人欲”的含义 天上明月:道心(天理) 水面倒影:社会秩序 水面:人心(人欲)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事万物皆一理” 格物致知VS实践出真知 “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 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思想中是否有先天存在的的“理”(或“真知”)。 小结: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想的交融 时期 内容 战国时期 荀子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西汉时期 董仲舒糅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奠定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基本格局,形成“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完备模式 魏晋隋唐 针对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的局面,儒学吸收佛道精神,三教合一。 宋代 吸收佛道的有益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形成以理学为基础的局面 明代 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宣扬“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