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论语》与儒家文化——子含.pptVIP

第一讲《论语》与儒家文化——子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讲 元杂剧与大众娱乐形式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所代表的中国历史的几个新开端: 1、第一个少数民族掌权的统一国家 2、叙事文学开始成为文学的主流 3、市场化、市民化开始成为文学的主流 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生平思想与创作旨趣 关汉卿(1225?— 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其户籍属太医院户,但尚未发现他本人业医的记载。金亡时,尚为少年;入元之际(1271)大概已年近半百。至元、大德年间,他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中,和许多作者演员交往,有时还参加演出,成为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 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按题材可分为三类:一是公案剧,如《窦娥冤》、《蝴蝶梦》;二是爱情风月剧,如《救风尘》、《调风月》、《望江亭》;三是历史剧,如《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 窦娥冤 关汉卿 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全剧四折一楔子。剧情是: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王实甫的《西厢记》 崔莺莺的性格特点 赤诚追求爱情 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 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在作品中,王实甫让莺莺的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内心节奏的不协调,是导致她行为举止引人发笑的喜剧因素。 白朴和马致远 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清明节,少俊陪同母亲外出祭奠,裴行俭因身体欠佳留在家中,偶然来到花园,碰见端端兄妹,询问后得知始末。裴行检认为李千金行为失检,命少俊写休书赶李千金回家,却留下了两个小孩。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因父母已亡,在家守节。后来裴少俊中进士,任官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任所,他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执意不肯。这时裴行俭才知李千金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也曾为儿女议婚。一番说明与求情之后,李千金这才原谅了他们,夫妇二人破镜重圆。 纪君祥《赵氏孤儿 》 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其本事见于《左传》《史记·赵世家》,但两书所记差异较大。本剧主要依据《史记》敷衍而成,但情节上作了较多改动。剧本写春秋时晋灵公昏愦不君,武将屠岸贾擅权,将大臣赵盾满门抄斩,其子驸马赵朔亦被逼自杀。赵朔妻在幽禁中生下赵氏孤儿,被赵朔门客程婴偷带出宫。屠岸贾得知后,下令屠杀全国所有半岁以下婴儿。程婴为保赵家骨血,与老臣公孙杵臼商议,将自己的儿子送给公孙,顶替赵氏孤儿,然后出首,揭发公孙收藏了赵氏孤儿。结果程子被杀,公孙自杀,程婴被屠岸贾收留为门客,所携赵氏孤儿也被屠岸贾认为义子。20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程婴告之真相,终于报了大仇。 三、《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主动追求爱情的莺莺 志诚种和傻角 机智泼辣的红娘 文采与本色相生 禁毁与模仿 譬如文字,则双文是题目,张生是文字,红娘是文字之起承转合。有此许多起承转合,便令题目透出文字,文字透入题目也;其余如夫人等,算只是文字中间所用之乎者也等字。 ——金圣叹《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 一、白朴和《梧桐雨》 白朴的生平 深沉的沧桑感 梧桐夜雨的意蕴 白朴,(1226-1306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其父白华,曾任金朝枢密院经历官。当蒙古大军围攻金朝首都时,白华随金哀宗出奔,家眷則留在城内。不久城破,白朴的母亲死于浩劫之中,年仅八岁的白朴,幸得其父好友元好问携带抚养。 白朴幼经丧乱,仓皇失母,心灵饱受创伤,长大后又曾飘流于大江南北,看到了社会凋残山河破碎的情况,心情十分沉重。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感到无法对付,决心不参与政治,放浪形骸。或是流连于青山绿水之间,或是在风月场中,和杂剧作家以及歌伎们往还。1279年南宋灭亡,东南战事平定,白朴也长期在南方居住,作品中时常流露出沧桑之感和失落之哀。 白朴所作杂剧现存仅《梧桐雨》和《墙头马上》。 《梧桐雨》是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 二、《墙头马上》 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赞歌 维护人格的尊严 泼辣的个性和喜剧性的场面 《墙头马上》的素材源自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一诗。 《梧桐雨》以深沉的意境见长,《墙头马上》则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取胜。 墙头马上 白朴 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出处是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此

文档评论(0)

nrdu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