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桃林满凉山 冲天香阵遍龙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喜看桃林满凉山 冲天香阵遍龙江

喜看桃林满凉山 冲天香阵遍龙江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滇西大地,龙川江静静地流向南方,清凉山上厚实的火山土壤中,一株株猕猴桃树长势喜人,青翠欲滴 此时,云南省腾冲市新华乡龙塘村委会的院子里传出一阵阵欢笑声,村民们扛着沉甸甸的化肥、提着猕猴桃树苗,陆陆续续走出来,脸上充满了喜悦和憧憬 新华乡是云南省腾冲市3个建档立卡贫困乡之一,龙塘村是腾冲市33个贫困村之一。龙塘村百姓散住在腾冲市最南端的山涧、河谷,面对龙川江、背倚清凉山,这里气候温和,水源充沛,山有灵性,人有情怀。但由于位置闭塞,连接村社与外界的通道只有一条土路,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是一个典型的“住山种洼”贫困村。2015年初,保山市招商局驻腾冲市新华乡龙潭村精准脱贫工作组来到这里,开启了龙塘村脱贫攻坚“破冰之旅”。他们与龙塘群众一起研究政策、筹措资金、精准施策,把群众的事每一件都做精、做准、做实 一以?之 坚定脱贫信心 “当看到村里猕猴桃种得好,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时,我们也信心倍增。我认为这个猕猴桃产业还是会带来很好收益的。”龙塘村村民董茂生自信满满地说 进驻龙塘村后,保山市招商局工作队员带着“一分安排、九分落实”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课堂搬到农家院落、田间地头,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宣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向贫困群众灌输“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己”的理念,纠正“等、靠、要”的思想,有力提振龙塘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通过思想学习联抓、村社发展联谋、组织生活联过的“三联”挂钩模式,进一步建强村级党组织凝聚人心;通过扶持有志气、有想法的致富带头人,选榜样做示范,改变一些人“不敢想、不敢做”的思想,实现先富带后富;通过致富示范、村规民约、改良民风等办法,点燃了全村人的致富激情 三方会诊 找准致贫根源 长期以来,龙塘村民只能依靠种植茶叶、核桃、烤烟等传统产业和外出务工谋生,是保山地区出了名的穷村。全村408户163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20户,贫困人口484人,群众盼着早日脱贫致富 白天,工作组成员或进村入户,或到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聊生活;晚上,他们与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座谈,共同寻找脱贫良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工作队找到了贫困的病根 针对龙塘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7亩的现状和亚热带河谷气候的特征,保山市工作队员奔赴相同特点的四川苍溪考察,邀请专家现场指导、论证,确定龙塘村地理气候非常适宜种植红阳猕猴桃,而且该品种市场供不应求、前景非常好。通过积极汇报和沟通协调,在新华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工作队扶持龙塘村发展万亩红阳猕猴桃产业扶贫项目,打造卓越品质,走有机生态、无公害绿色食品路线 “唐大哥,这个就是我们要种的红阳猕猴桃,你看,心是红的,市场上买的是绿心的,而且有很多毛,我们这种口感特别甜,在市场上价格特别高,现在种的还比较少,我们这边特别适合种植这个品种。”新华乡龙塘村扶贫工作队员张燕燕向贫困户唐统仁介绍道 为进一步增强新华乡村民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信心,市招商合作局多次组织乡、村干部和村民到外省和其他州市学习考察,在亲眼目睹了省外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红阳猕猴桃基地后,村民们对乡里的猕猴桃产业更充满信心 在从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唐统仁对种植猕猴桃信心十足,“他们种五年猕猴桃的收入,每亩都在1.5万元左右,我想我们只要好好跟着招商局一起发展好这个产业,每家只要有4亩以上,就不用外出打工了,猕猴桃将是我们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四方发力 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助农脱贫 工作队通过引入涉农企业的方式,解决猕猴桃种植成本过高的问题。他们采取“企业+乡(专业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户”的合作模式来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入驻新华并成立了千家万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项目估算总投资2.8亿元,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有效地解决标准化种植猕猴桃高成本问题,坚定农户发展信心 以短养长,弥补产业投资回收期群众收入“空白”。猕猴桃虽然经济效益好,但3年后才是挂果盛产期,这期间果农无土地收益。为填补“空白”,经过多方论证,村里在猕猴桃基地套种大球盖菇,大球盖菇见效快、收益高,将与红阳猕猴桃产业形成长短收益互补、有机质内循环,实现土地集约化、高效化 “技术方面你们不用担心,我们请了强大的团队来指导我们,还有销售这块你们就更不用担心了,我们已经把龙头企业引进来了,下一步就有企业来统一包装及深加工。”新华乡龙塘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素鸟对村民说道。据了解,工作队邀请到红阳猕猴桃创始人之一华朴农业公司技术总监余中树教授为新华红阳猕猴桃种植技术总顾问;兴保人才林业专家黄家聪高级工程师为种植技术顾问;保山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负责技术引进示范,通过试验研究创新集成适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