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潜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 ——以新乡市为例 自然要素 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 农业用地各类型占有量 各类型占全市农业用地百分比 建筑用地各类型占地量 建筑用地类型占全市用地百分比 一、市域概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 三、土地利用发展机遇 四、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特点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潜力 面临的形势 土地利用现状 评价系统 1、新乡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紧邻省会郑州,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和新-郑-漯(京广)和新-焦-济(南太行)两大产业发展带的交汇点,处于承接郑州与豫北经济板块的枢纽地位,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气候资源:新乡地处北纬35°18′,东经113°54′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年平均气温14℃; 3、降水量:年平均降雨656.3mm,最大降雨量1168.4mm(1963年),最小降雨量241.8mm(1997年),最大积雪厚度395mm(2009年),年蒸发量1748.4mm。6~9月份降水量最多,为409.7mm,占全年降水的72%,且多暴雨。 4、风速及风向: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北东风,频率为17.49%,次多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2.3%。年平均风速为2.45m/s。 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新乡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平原占地总面积78%,土地肥沃、光热充沛。 5、水资源:新乡市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平原面积占78%。目前水库容量1.99亿立方米。黄河流经新乡市170公里,流域面积达4558平方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新乡境内长度77公里,总投资约52亿元。南水北调通水后,该市每年可获得4亿立方米优质水。 一、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1.农用地 根据新乡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5年全市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为569356.0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9.02%。 2.建设用地 2005年全市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125125.4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5.17%。 3.其他土地 2005年全市其他土地面积130463.5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5.81%。 1、农业用地情况 (1)耕地:面积464053.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3.9%。 (2)园地:面积7406.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3%。? (3)林地:面积53492.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9.7%。 (4)牧草地:面积12.5公顷。其中天然草地0.5公顷,改良草地12.0公顷;??? (5)水面:面积27974.3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1% 类型 居民点及土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 面积 106349.0公顷 25049.4公顷 25125.4公顷 115482.6公顷 占建筑用地比例 67.9% 16.0% 16.1% 2、建筑用地情况分析 1996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156532.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9%。主要分为居民点及土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 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全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一、二级地类齐全,农用地 占绝对优势,而耕地又在其中占绝对优势,说明全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类型区。 2.土地利用呈现区域性分布规律。中部和西南部平原区农业自然条件优越,高产稳产田集中分布,土地生产力高,人均耕地少,耕地所占的比重高;地势较高的山区、丘陵区,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分布多,耕地少,且耕地中以早地为主;东部黄河故道区,盐碱、风沙、沼泽,薄地多,土地生产力低。全市.土地利用强度明显呈现西高东低的地域性差异。 ?3.土地开发利用率较高,后备土地资源较为缺乏。全市土地利用率为86%,高干全国73.0%的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一部分耕地不可避免地被占用或被改作他用,而在全市115482.6公顷未利用地中,有相当部分为近期难以开发的盐碱地、沙地、沼泽地和裸岩石砾地,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