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6现代科技、文化和生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中华第一星 ——“东方红—1”号卫星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东方红一号”重量173公斤,比苏联(83.6公斤)、美国(8.2公斤)、法国(38公斤)、日本(9.4公斤)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 杨利伟返回地面后出舱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饥饿的女孩》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布朗的挑战——《谁来养活中国?》 布朗系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1995年出版此专著. 布朗指出: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粮食大量进口。他预测,中国到2030年人口将增加到16亿,而且由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迅速,粮食需求将大幅度提高,与此相应的供给潜力则不乐观:耕地和水资源日益转为非农业使用,靠扩大播种面积增加产量的潜力很小,单产的提高也是有限的。由此他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粮食缺口将为2.16-3.78亿吨。布朗警告说:2.07-3.69亿吨是目前世界谷物出口总量的1-2倍,届时全世界都无力养活中国。中国的大量进口将使世界粮食市场由过剩时代转入短缺时代,同时推动全球粮价大幅度上涨。从而砸碎穷国和穷人的饭碗,扰乱全球的政治和经济秩序…… 袁隆平 袁隆平仔田间观察水稻新品种生长情况 袁隆平是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004年,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袁隆平是研究杂交水稻的科学家 2、1973年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东方魔稻” “中国第五大发明” “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 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 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谱写者 他是…… 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 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坛 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 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 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李四光 面临选择:轻信权威还是挑战权威? 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 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中国贫油论” (3)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表 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世界第一)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5 生物技术 大大提高…有助于解决… 选育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1973 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参加人类基因工程研究 2003 居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1983 计算机技术 巨型计算机“银河- Ⅱ号 1993 世界第五进入航天时代 “东方红一号” 卫星 1970 航天技术 神舟号无人飞船4次成功 1999起 加强了…打破…,提高…对维护世界和平。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 原子能导弹 世界第三个, “神五”、“神六” 2003、2005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1991-1994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4 地位、意义 成就 时间 20世纪三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工程: “曼哈顿计划”(原子弹);“阿波罗计划”(登月);”人类基因组计划“。 材料一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近代科学。而中国在16—18世纪却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整个近代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严重落后于西方。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却先后在原子能、火箭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4) 建国后我国科技发展原因 材料二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