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10-13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二)分析重点
第二讲 农业传播(1) 农业生产信息 广义: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获取 物质产品。大农业范畴 狭义:种植业 人们以身体力行的方式直接参加农业生产所产生的信息都叫做农业生产信息。它是涉农信息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农村、农民信息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 三农:农民、农村、农业 农民和农村是论及农业生产的时候所不应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于他们的信息自然构成了涉农信息的重要内容。 有关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与流动的信息 锄头、镰刀、铁锹、播种机、脱粒机 种子、化肥、农药等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生产资料。 是涉农信息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农业科技信息 科学技术并不是生产要素,但是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及,就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劳动资料等手段来提高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业科技信息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是涉农信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涉农信息 人类涉农信息 非人类涉农信息 涉农信息 社会涉农信息 物理涉农信息 生物涉农信息 口语传播时期 语言是在人类劳动和社会协作活动中产生的,是人们沟通与联系的必要工具。 在最初的农业社会,前人对于农业耕作经验的总结和继承就是通过口耳相传完成的。语言传播作为最基本的传播方式贯穿于整个农业传播的历史。 方式: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自上而下的农业官员传播… 特点:只能依靠人脑的有限记忆力存储、积累,农业技术及种植经验不能有效保存。 文字传播时期 书籍:吕氏春秋(上农、任地、辩土、审时)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农书(宋代陈敷) 、农桑辑要(元代官修) 、农书(王祯) 、农 桑衣食撮要(鲁明善)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 启) 、 授时通考(清修) 、马首农言(清代祁 隽藻) 编撰这一般都有传播农学知识的实践、然后形成文字。古代农业书籍的刊行,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字传播时期 杂质、报纸 1933年,张雪岩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面向农民的杂质——《田家》半月刊 农民日报 电子传播时期 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 电报、广播、电影、电视等 优点 广播的互动性特征使得农业生产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传播中,增加了传播的互动性; 电视的声像并茂使得传播内容生动形象、更加易于理解与接收; 电子媒介的画面声音传播不需要较深的文字理解能力,适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业生产者接收。 2.1 多样性 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农业传播贯穿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从生产资料的信息流通到农业生产中的信息服务,从农产品的生产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一系列活动都离不开农业传播。在此过程中,参与到农业传播活动中的各种要素都具有多样的特征。 2.1.1 农业传播的表现形式多样 大众传播:农业电视节目、电影节目、广播节目、农业网站 人际传播:演讲、培训 组织传播:农业博览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技大集会等 农业传播者需要根据传播的实际需要进行综合选择,以保证传播内容以最优的方式、最快的速度传递给目标受众。 2.1.2 农业传播渠道多样化 人际传播渠道:面对面的传播及借助于现代传播工具的远距离传播,电话、书信、电报、传真等 特点:即时传播、双向沟通、互动交流,能够根据传播的即时反馈随时进行传播活动的调适。 不足:影响范围小,易受传播环境及个人因素的干扰 组织传播渠道:借助组织系统的力量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交流。包括农业会议、农业展览、农业培训等短期组织传播,还包括专门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及技术推广站等部门长期为基层农业生产者提供适时、适合的农业信息及服务。 特点:规范性、组织性及目标可控性,影响范围较广,可以实现即时反馈。 不足:传播成本较高、人财务耗费大 大众传播渠道:通过电视、广播、电影、报刊、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及农业信息的传递。 特点:影响面广、可以超越时空局限,对于分散居住的广大农村特别适用。 不足: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使得信息的反馈较难,不能有效地控制传播效果。 2.1.3农业传播者众多 农业传播者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各种职业、各个社会层面的传播参与者。 大众传媒中从事农业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工作人员 政府部门中从事农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 专业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员 农村中的舆论领袖 基层技术工作人员 种植大户 基层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09-09:《国内首篇“相互保险”的专题报告》.docx
- 2015-10-15党章学习.ppt
- 2016.6.14三圈环流.pptx
- 2016.7.2小升初阶段性测试语数英综合.docx
- 2015-12-浮力.doc
- 2015-11-12土壤有机污染与农作物安全-单国强.ppt
- 2015-2016-1开发区校区心理学期末结业考核开卷试题(B卷).doc
- 2016.5腰椎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ppt
- 2015-2016下冷水江市八年级语文期终试题.doc
- 2015-2016上期六年级语文试卷.doc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